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一书,创稿于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一零零),至安帝建光元年(公元一二一)九月,始遣其子冲进上,从创稿至最後完稿历时二十二年。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重文中或体则占五百三十余字。重文中古文、籀文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系统,而对或体的研究则相对比较薄弱,为了弥补这个空缺我们对或体作了一个较之前修和时贤更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我们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以比较法为“经”、统计法为“纬”,综合考察了《说文》或体并以表格的形式比较了或体与不同时期文字的异同。在本文中,我们正清了或体的性质和地位,给或体下了一个较为妥当的定义。或体是小篆时代与《说文》正篆具有同等地位、符合六书规律、规范化程度较高的正篆的异体字。对或体字性质的界定奠定了或体字研究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对或体的构成形式进行了分析,因为或体中形声字所占比例相当大,所以我们主要分析这部分形声字的构成形式。这部分形声字的构成形式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增加部件、更换部件、减少部件,每个大类下面又再细分,基本可以覆盖或体中所有形声字,此外对或体的其他构成形式如象形、会意、指事等也给予说明。我们将或体与甲骨文、金文、《说文》中其他重文以及《玉篇》之文字进行了形体等方面的比较,追溯了或体的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理清了或体的发展演变脉络,指出某些或体应该是古文或籀文,解决了或体先於正篆产生而为重文等问题。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说文》重文研究,为《说文》或体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有助於汉字的整理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