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矿剂类型对离子型稀土矿开采过程中铅浸出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型稀土是我国的战略型资源,但其开采过程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氨氮和重金属污染问题。针对氨氮污染的问题,目前的研究致力于开发新型无铵浸矿剂,然而新型浸矿剂对离子型稀土矿中重金属的释放影响研究尚未报道,因此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未知的。在本项研究中,以硫酸镁、钙镁铵复合浸矿剂和硫酸铝等新型浸矿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批实验与柱实验结合的方式来模拟原位浸矿工艺,研究了新型浸出剂以及不同价态阳离子对铅的浸出行为和形态分布变化。该研究为使用了新型浸矿剂的离子型稀土矿区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改善原地浸矿工艺和开发环保浸矿剂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铅的浸出量遵循:复合浸矿剂(60%CaCl2+25%NH4Cl+15%MgSO4)>(NH42SO4>MgSO4的顺序。铅浸出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可以分为加速和减速两个阶段。浸矿剂中Cl-的存在使得复合浸矿剂对Pb的浸出量最大,这主要是Cl-会与Pb2+络合,可以增大Pb的溶解度。(2)土壤重金属形态测试结果表明,三种浸矿剂均主要浸出酸可溶态的铅,而复合浸矿剂浸出最大量的酸可溶态铅,这主要是由于NH4Cl的存在。SO42-的存在使可还原态铅在浸矿液的迁移方向上富集。(3)几种典型浸矿剂离子交换稀土离子和Pb的能力为:硫酸铝>硫酸铵>硫酸镁,并且酸可溶态铅的浸出由阳离子控制,而可还原态铅的浸出由体系pH控制。(4)硫酸铵和硫酸镁浸出酸可溶态铅的能力强于硫酸铝,这是因为NH4+和Mg2+水合离子半径小于Al3+;但硫酸铝除酸可溶态之外,还可浸出更多可还原态的铅。原因是铝离子具有较强的维持酸性pH的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芍倍注射液痔核内注射治疗Ⅰ~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Ⅰ~Ⅲ期内痔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芍倍注射液痔核内注射治疗,每处痔核用量3~5 m L
近年来,"中等收入陷阱"这一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各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及东南亚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韩国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少数国家之一。1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总结36例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前后的护理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