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藏志》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ahnig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藏志》是一部有关年域((?))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地理等方面的重要历史文献,基本成书于17世纪上半叶。该文献主要记载了年楚河流域出现的各个宗派的寺院、修行洞,主要高僧大德的生平事迹,以及年域上下部((?))的区域划分、特产、风俗习惯等。文献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数量之多,信息之丰富都是较其篇幅而言不可谓不大,是一部了解和研究后藏不可或缺的历史文献。本论文以《后藏志》作为研究课题,运用现代史学理论,以文献分析与文本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解读了现存各个版本的《后藏志》,并结合相关史料和研究成果,论述此著作的版本、体例、体裁、作者及、成书年代和著书目的等问题。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价值,研究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后藏志》的流传情况等。第二章为作者和成书年代的考证。此书作者不详,一般被认为是觉囊多罗那他(1575-1634)。然而,学术界对此莫衷一是、各说纷云,其原因主要归因为该著作后记部分的缺失,文本本身并未提供任何有关作者的信息。因此,当今个别学者依据文本的部分内容,推测贡庆白玛嘎布(1527-1592)为其作者。对此,笔者主要通过史源学的方法做了考究。该部著作中看似贡庆白玛嘎布所写的文字其实引自他的著作《略谈圣地热龙寺殊胜之处奇异源泉》((?)),《后藏志》的作者只是引用这部著作来补充《后藏志》中关于热龙寺的几乎所有内容,但我们不能以此断定贡庆白玛嘎布(1527-1592)为整部《后藏志》的作者。换言之,此书只是《后藏志》编纂的史料来源之一。觉囊多罗那他为其作者之说,主要与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铅印版有关,但该书编辑并未提供确凿证据。依据文本的内容和通过藏传佛教各宗派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后藏志》作者的宗派归属感更倾向于竹巴噶举派,因此,这部著作更像是出自一位竹巴噶举派高僧之手。然而,鉴于史料和证据不足,有关作者的归属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关于这部著作的成书年代,认定藏巴汗嘎玛丹迥旺布在位时期(1621-1642)为其成书年代较为可靠,书中明确记载了编纂此书时嘎玛丹迥旺布仍健在并担任着西藏第司的历史。第三章为版本考证。该章主要运用版本学的方法论述了《后藏志》各个版本的特点、先后顺序和彼此间的关系等。据现有资料,《后藏志》共有6种版本。由于各种原因,除了 1983年公开出版的铅印本之外,其他版本流传并不算广泛。其中现今收藏在英国利物浦博物馆的写本是一部西藏传统的手抄本,其装帧形式、上下边框、页码的标注等各方面都能体现这是现有版本中较早的一部;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所藏写本的抄写时间也是明确的,但没有提供该版本“母本”((?))的信息,装帧形式则按照现代普通书本形式装订。如上所述,西藏人民出版社的版本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后藏志》,该书的出版对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其汉译名称的使用,作者的认定等;赞唐寺木刻本、多罗那他文集对勘本中的版本、还有汉译本都是以西藏人民出版社的出版的版本作为母本出版或翻译的,许多细节上都有留有原版的影子,也不免出现了以讹传讹的现象。通过对这些不同版本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后藏志》各个版本的主要特点及这些版本的渊源情况。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该文献的体例和体裁。笔者从地名考辩、地利和受用概说、历代护境贤者综览等三方面对这部著作进行了概括、分析,认为《后藏志》应归类于西藏传统的教法史体裁,而非单纯的地方志。作者在撰写时结合多种体裁的写法,运用了以教法史作为主线,地方志、寺志((?))、游记((?))为辅的方法等。第五章为《后藏志》的史源考证。《后藏志》所运用的史料范围及广,此次主要从赞诗、特产、寺院和历史四个方面入手,运用现有史料,分析了《后藏志》编写时所运用的史料,并列出了 当时作者书写这本时所运用的史料目录等。笔者发现《后藏志》的多数史料其实来源于萨迦班智达、博东确烈朗杰、仁布阿旺晋扎、贡庆白玛嘎布后藏一带高僧大德的著作。第六章为《后藏志》写作特点、价值和写作目的。写作特点方面,《后藏志》基本采用了在注释上利用行注、在体裁上以教法史为主,混合其他体裁的方法;内容上则相较于之前的教法史使用详古略今的方式,《后藏志》则采用了注重描写当时情况的撰写方法;对于文本的价值方面,其最大的贡献是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现今难以见到的珍贵古本的内容,如描写年域上中下的分界、特产、人民习性等方面的文献采用了达庆热角桑布((?)(?))的《地方详解》((?))等现今已失传的重要文献等。由于这些古本跟此次研究课题没有直接关系,在此不再赘述,相关学者应该通过辑佚学的手段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总结了整篇论文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后藏志》是一部内容较为丰富,主要描述后藏地区的历史地理的文献。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著作,它也未能摆脱当时的地缘政治(geopolitics)、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诸多影响,但在内容和体裁等方面也不乏自己的独特之处。《后藏志》作为一部卫藏内讧((?))还未完全平息时期出现的著作,它的成书也被视作是其作者对藏巴汗时期的社会形势所发出的声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目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迅速增长,造成全球严重的健康负担。其中,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和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报道乙醇脱氢酶A(ADH)基因家族中
近年来,遗产旅游的发展,使遗产地成为多尺度、多文化身份群体的聚集地,但现实旅游业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对遗产内涵的阐释,导致不同群体对遗产的认知、理解,因自身身份差
赖深如是当代著名写意花鸟画家,四川美术学院已故副教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对写意花鸟画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他的大写意花鸟画作品个性鲜明、风格独
目的:胃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居高不下。因此,探寻新的胃癌诊断和生物标志物,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精确靶向治疗提供有力证据就
绘本以其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图画与文字结合的特点,深受受众喜爱,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有力媒介。而随着各国间文化交流的深入,译介优秀的中国绘本到国外市场,已成为响应国家的
法律维度的“封闭式数额立法模式”,社会维度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共同使得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修订数额犯定罪量刑标准的步伐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水平,致使数额犯的定罪量
摩尼教作为世界性宗教,曾流行于西亚、北非、中亚、中国等地区,留下了许多宗教文献。其中《摩尼教徒忏悔词》(Xvastvanift)也是了解摩尼教的教义、诸神以及摩尼教徒生活的最
当今社会,视觉与文本为导向的公共商业环境(电影、电视、线上评论)日益复杂,传统小说家和发行商己不再占垄断地位,而是越来越多地受视觉界影响。很多漫画家和视觉作品已经获
随着数据科学与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基于脑电信号等其他众多电生理信号的研究已引起机器学习领域的高度关注。脑电信号是人体最为重要的电生理信号之一,这其中含丰富的生理和
目的:应用点构法随机组合下颌骨各区域骨性标志点以构建不同矢状向平面,通过评估各项对称性分析指标并从中筛选出对称代表性最佳者作为下颌骨正中矢状平面(mandibular me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