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x下调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来影响机体的先天性免疫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f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持续感染是诱发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产生的主要原因,X蛋白(HBx)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HBx基因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最小的开放读码框架(open reading fragment,ORF)编码的,全长465bp,编码154个氨基酸。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是2005年由四个不同的科研小组同时报道的一个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起接头作用的蛋白,其通过自身的疏水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TM)定位在线粒体外膜上,是线粒体中发现的第一个与先天性免疫相关的蛋白质。人类的MAVS基因位于20号染色体的短臂20P13,其cDNA全长为1620bp,编码一个具有54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MAVS在调节机体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中具有多种功能,它可以激活转录因子NF-κB和IRF-3,这些有活性的转录因子协同调控β干扰素基因的表达。  本课题通过免疫沉淀、免疫印记以及GST-Pull Down等方法发现了HBx和MAVS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存在相互作用,并且证明了MAVS是通过TM结构域和HBx73-154位氨基酸相互作用的,缺失TM结构域的MAVS或73-154位氨基酸的HBx彼此之间就不能再相互作用。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BV-DNA和HBx对N-RIG-I、PolydAT以及MAVS诱导的IFN-β-luc、NF-κB-luc和IRF-3-luc报告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HBV-DNA和HBx可以抑制由N-RIG-I、PolydAT以及MAVS诱导引起的IFN-β-luc、NF-κB-luc和IRF3-luc报告基因转录水平的激活,并呈现剂量依赖性。通过对整个β干扰素信号通路的研究,我们发现HBx是以MAVS为作用靶点来影响β干扰素的产生;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β干扰素的mRNA水平,结果发现HBx是在转录水平上影响β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证明,HBx可以影响内源MAVS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呈现剂量依赖性;HBx,一方面可以介导MAVS泛素化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另一方面通过缩短MAVS在细胞内的半衰期来影响MAVS的稳定性。另外,在病毒感染的情况下,MAVS与其上游信号分子RIG-1的相互作用随着感染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强,而当细胞内转染有HBX时,RIG-1和MAVS的相互结合随着感染时间的增长逐渐减弱。  本研究首次从HBx对MAVS功能和稳定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HBV持续性感染的可能性机制,为深入了解微生物感染后发生免疫逃逸的分子机理,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研发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钢板外包混凝土组合剪力墙(C-SPW)是在钢板单面或两面浇筑钢筋混凝土板,采用焊接栓钉连接形成整体抵抗侧向力。C-SPW具有抗剪承载力高、抗侧刚度大、耗能能力强的特点,是一种有
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臭氧氧化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含溴饮用水在臭氧消毒的同时会生成2B级潜在致癌物—溴酸盐(BrO_3~-),溴酸盐浓度的控制是确保水质安全的一项重要问题。本实验通过半导体光催化降解的方法是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可见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及半导体性能,在光催化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制备的g-C_
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育珠蚌”之一,由于褶纹冠蚌容易感染蚌病,给其育珠能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对褶纹冠蚌α2巨球蛋白基因的进行了克隆,并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