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肌营养不良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骨骼肌进行性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X性连锁隐性致死性遗传肌病,是神经系统三大遗传病之一,由位于X染色体短臂的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dys)基因缺陷引起的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甚至脑中神经细胞的膜骨架蛋白缺乏所致。自Duchenne1868年首次描述此病后,人们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DMD的基因诊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DMD的治疗上面始终无突破性进展。主要包括成肌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等,上述治疗方法各有利弊,但就安全性而言成肌细胞移植是治疗DMD的较好选择,但因成肌细胞移植后融合性低、表达时间短,影响其应用。如何改进移植技术,提高移植的成活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实验采用雪旺细胞与成肌细胞局部混合注射方法来改善成肌细胞移植后的融合性。目的:观察雪旺细胞与成肌细胞局部混合移植治疗DMD模型鼠(mdx鼠)后骨骼肌的病理改变,dys和结蛋白的表达及成肌细胞与宿主的融合性情况。方法:1.成肌细胞和雪旺细胞的培养、纯化、鉴定;2.雪旺细胞与成肌细胞混合局部肌肉多点注射移植入Duchenne肌营养不良模型鼠(mdx鼠)腓肠肌,每周一次,共四次。实验前及实验过程中均给予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3.一个月后处死mdx鼠行进行骨骼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学检查,观察骨骼肌病理改变,dys及结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图片。结果:混合注射组和单纯注射组mdx鼠左侧肢体dys和结蛋白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高于同组右侧对照肢体,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混合移植组左侧肢体dys的IOD值高于单纯移植组左侧肢体,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左侧肢体结蛋白的I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雪旺细胞与成肌细胞混合移植可提高成肌细胞移植后的融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