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和制衡机制研究——基于产业发展与土地政策融合的框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8169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新千年以后,中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正在逐步确立。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7581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3.1倍,但是,由于各地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过大,不仅导致大量良田被侵占,更导致工业用地利用方式的粗放。2010年工矿仓储用地供给面积达到15.27万公顷,占全国建设用地面积总供给的35.67%。归纳中国城市发展的路径可以发现,工业发展是推动城市化前进的重要动力,而工业用地的快速扩张亦是引起城市增长管理失效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我国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力与制衡机制,探索如何走出目前城市增长管理失效的困境,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梳理了工业用地扩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现实出发,分析中国的工业发展对城市人口、经济、社会及土地利用各方面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工业就业对第三产业就业拉动具有“乘数效应”,因而工业发展将带动商业、住宅、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的开发,在此基础上,研究结合产业发展与城市增长的规律,得到区域增长模型。然后,进一步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增长的作用结果投影到土地利用上。由于在既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下,地价政策对区域工业用地扩张,以及耕地保护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本文在工业用地扩张的概念模型中引入工业地价政策,通过改变工业出让价格的参数值调节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与制衡效果。   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区域工业用地扩张模型,模型划分了人口、经济、工业用地、耕地、城市五个子系统,从逻辑上梳理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将模型的各部分进行参数刻画。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通过调节工业出让价格的参数值得到三种模拟情景,分别为基础情景、地方经济发展政策情景、耕地保护政策情景。通过辅助子系统合理性检验、参数敏感性分析以及历史数据吻合性检验,验证该模型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和总体功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系统动力学有机结合了土地政策与产业发展,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地价政策情景下,工业用地面积、耕地面积、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城市化率等观测指标有着显著差异。   基于模型情景模拟的分析,从工业地价形成机制、土地财政驱动下的政府行为、耕地计划管理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提出造成目前城市增长管理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土地博弈行为、我国土地市场制度管理混乱、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方式存在弊端、耕地计划管理制度失灵。最后,针对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增长管理政策,从工业地价管理、产业协调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四方面提出了调控策略。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力公开是减少权力腐败、保证权力规范运行的重要举措。在县域范围内开展权力公开工作,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学位
期刊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甚至会升格为社会主义建设大军的中坚力量。如果实施的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完善,那么该项政策社会效果则达不到订立的初衷;如果大
期刊
在科学性、全面性、时代性的构建原则指导下,针对高考改革的大环境,运用Delphi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促进和深化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涌入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接受其先进的高等教育培养方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其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急需优
本文对学位授予权主体进行了研究。目前中国学位授予权主体有四种,分别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各省级学位委员会以及获得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这四种主体都具有行政属性、
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电子邮件调查,对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四位外籍教师的教学适应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揭示了外籍教师对职前培训,职场文化,工作压力,教育理念等方面的看法与经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行动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受到高度重视。行动研究倡导“教师即研究者”理念,强调教师参与研究,积极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普通高中英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