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转移反应质谱离子源及痕量有机物检测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bf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痕量有机物检测技术在大气环境、公共安全及人民健康等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报告了在自主研制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roton transfer reactionmass spectrometry,PTR-MS)装置上,开展的多种反应离子离子源研究以及PTR-MS检测痕量有机物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四种反应离子的离子源研究。对水蒸气、氨气、空气和氧气放电进行光谱和质谱研究,在PTR-MS上成功建立了可产生H3O+,NH4+,NO+和O2+四种反应离子的离子源;利用反应离子对常见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s)进行了检测研究,分析了在不同反应离子条件下的产物离子质谱特征,为实际样品分析打下基础。   2.炸药TATP的四种反应离子检测研究。对TATP的质子亲和势和电离能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表明H3O+、NH4+、NO+、O2+反应离子与TATP能发生离子反应。检测实验结果显示:TATP分子离子峰均只能在低约化场E/N下才能被探测到,H3O+、NO+、O2+三种反应离子检测TATP时,最优的E/N为50~60Td,而NH4+检测TATP时,最优约化场E/N=97Td。对四种反应离子检测TATP的产物离子及相应检测限进行分析表明:NH4+和NO+反应离子对TATP的检测限较好,分别可达15ppb、30ppb,所用的特征离子分别为[TATP+NH4]+(m/z=240)和C8H15O5+(m/z=191);而H3O+和O2+反应离子检测TATP时的特征离子信号较弱,不适宜用于TATP的检测识别。   3.同分异构体的PTR-MS研究。针对传统PTR-MS区分同分异构体困难,开展了两方面工作:(1)改变E/N研究同分异构体的碰撞诱导离解;(2)四种反应离子与同分异构体反应研究。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产物离子分布特征来区分同分异构体。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可作为PTR-MS区分同分异构体的一种辅助手段。   4.易制毒化学品的PTR-MS检测初步研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规定管制的易制毒化学品的质子亲和势进行预测,发现除CHCl3和HCl外,其他易制毒化学品的质子亲和势均比水的质子亲和势大,理论上可以与H3O+的发生质子转移反应。利用反应离子H3O+的PTR-MS对现有的四种常见易制毒化学品进行了初步的检测研究,发现这四种易制毒化学品可产生特征质子化离子峰,对反应离子H3O+的PTR-MS测量易制毒化学品的检测限进行估算,在几个ppb水平。说明PTR-MS是易制毒化学品潜在的快速检测工具。
其他文献
学位
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沿介电材料和金属界面传播的电磁模式。它紧束缚在界面,电场强度沿着垂直界面的方向指数衰减。这种独特的局域特性使得表面等离激元在纳米器件等方面有广泛
通过对风廓线雷达回波信号产生机理和同波功率谱的分析,研究了数据处理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提升谱矩估计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分析了Airda16000质量控制处理的结果,同GPS探空仪、温度
本论文的几项工作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中BESⅢ探测器分总体的组成部分。   在BESⅢ离线软件框架BOSS下开发了漂移室dE/dx离线软件,包括其重建算法、刻度算法
学位
本文研究了关联噪声驱动下双稳系统中的非对称效应。利用解析理论和方法得到静态概率分布函数(SPDF),通过对弛豫时间Tc和关联函数C(s)的数值计算,讨论了几个重要参数包括非对称因子
随着2004年石墨烯的成功制备,二维材料这一新兴领域在近十几年里蓬勃发展,迄今为止已有数十种二维材料被发现。这些二维材料在电子、光学以及化学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因此有望应用于光学器件、传感器和新能源电池等诸多领域。此外,在自旋轨道耦合以及量子尺寸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二维材料还可以表现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如量子自旋霍尔效应、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磁光效应等。二维拓扑量子材料具有受特定对称性保护的
学位
带自动荧光显微镜的High Content Screening(HCS)系统是一种强大的细胞活动分析工具,但HCS产生大量的图像数据,导致分析处理很困难。本论文基于前馈式神经网络技术提出了一种对
探索具有宽发射光谱的Yb3+激光材料是发展全固态超短脉冲激光、高平均功率全固态激光的重要课题;Nd3+具有理想的四能级系统,低对称晶场有利于解除晶场中电子的电偶极子跃迁的
生物系统是一个高度非均匀而又极端动态的相互作用体系。系统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的构成,以及在特定环境下这些组分问相互关系的学科。其主要任务就是认识在
自从在钙钛矿氧化物中发现庞磁电阻(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简称CMR)效应以来,人们不断从晶格结构,电磁性质,输运性质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期望能对磁致电阻的物理机制有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