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产后膳食炎性指数、血清炎性因子与产后体重滞留关系的队列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xt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肥胖的全球大流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全球趋势显示超重肥胖率随年龄不断上升,其中育龄妇女超重肥胖率随年龄增长的速度最快,而产后体重滞留可能是导致女性超重肥胖的关键因素。肥胖本身是一种炎症状态,一直以来机体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被认为是肥胖的结果,而近来也有研究提出,慢性炎症可能是肥胖的原因之一。膳食炎性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可以用于评估膳食促炎潜力,预测机体炎症状态,与肥胖及多种慢性病有关。妇女产后身体机能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产后体重滞留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DII与产后体重滞留的关系可能与一般人群不同,而目前尙无研究探讨妇女产后DII对产后体重滞留或体重变化的影响。二、研究目的纵向调查广州地区妇女产后体重滞留情况,分析膳食炎性指数、炎性因子与产后体重滞留及体重改变的关系,探讨饮食及机体炎症状态对妇女产后体重结局的影响,为指导产后减重的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队列研究的方法,招募在广州市越秀区和白云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拟在该院分娩的孕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招募485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468人完成产后42天追踪调查,至产后1年,最终435人完成完整的追踪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体格测量获得该人群基本情况及产后不同时期的体重滞留情况。采用3天24小时膳食记录法调查妇女产后2周及产后1年的膳食摄入情况,并根据两次调查结果分别计算产褥期及产后1年能量调整膳食炎性指数(Energy-adjusted DII,EDII)。共采集合格产后42天血清样本274份,检测血清IL6、IFN-γ水平。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和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检验EDII、炎性因子与产后体重结局之间的关系,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四、结果1.产后体重滞留的状况:本次调查对象产后42天体重滞留的平均值为4.53±5.65 kg,至产后1年,体重滞留的平均值为3.96±8.62kg,42.6%的妇女产后体重滞留大于/等于5 kg。产后3天至产后1年体重改变的平均值为-5.02±8.70kg,其中产后3天至产后42天体重改变平均值为-4.09±6.25 kg,而产后42天至产后1年体重改变平均值仅为-0.64±8.84kg。2.EDII计算及评价:本次研究获得468份产褥期膳食数据及435份产后1年膳食数据,产褥期及产后1年EDII平均值分别为1.33±1.84和1.48±1.71,随着EDII得分的升高,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等促炎营养素摄入量逐渐升高,而膳食纤维、维生素A、B1、C、烟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等抗炎营养素及豆类、蔬菜水果类、畜肉和鱼虾蟹类食物摄入量逐渐降低。3.EDII与产后不同时期体重结局的关系: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EDII分组间BMI变化趋势显著不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产褥期EDII与产后42天体重滞留正相关(P-diff=0.022,P-trend=0.050),与产后3至42天减重负相关(P-diff=0.002,P-trend=0.009)。产后1年EDII与产后1年体重滞留(P-diff=0.005,P-trend=0.002)正相关,与产后42天至产后1年减重(P-diff=0.006,P-trend=0.001)及产后3天至产后1年减重负相关(P-diff=0.002,P-trend<0.001)。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显示,产褥期EDII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后3至42天体重改变增加0.40kg(95%CI:0.11,0.70;P=0.008)。产后1年EDII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后42天至产后1年体重改变增加0.52 kg(95%CI:0.02,1.02;P=0.042),产后3天至产后1年体重改变增加0.63 kg(95%CI:0.13,1.14;P=0.015),产后 1 年体重滞留增加0.75 kg(95%CI.0.29,1.22;P=0.002)。4.EDII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关系:产褥期EDII与产后42天血清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73,P<0.01),与IFN-γ水平无显著相关(r=-0.076,P>0.05),产后1年EDII、IL6与IFN-γ均无显著相关。5.血清炎性因子与产后体重结局的关系: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IFN-γ水平三分位组间产后体重滞留无显著差异。不同IL6水平三分位分组间产后42天体重滞留(P-diff=0.001,P-trend=0.072)、产后1年体重滞留(P-diff=0.039,P-trend=0.048)有显著差异,第二分位组产后42天及产后1年体重滞留最低。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结果显示IL6与产后1年体重滞留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F=3.32,P=0.038),且二者存在非线性关联(Pnonlinear=0.012)。五、结论1.广州地区妇女产后体重滞留值较高,42.6%存在高体重滞留(≥5kg)的情况,且妇女产褥期内减重速度较快,而产褥期之后减重速度降低。2.促炎膳食与产后减重负相关,与产后体重滞留正相关。产褥期EDII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后3天至产后42天体重改变增加0.40kg,产后1年EDII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后42天至产后1年体重改变,产后3天至产后1年体重改变和产后1年体重滞留分别增加0.52kg、0.63kg、0.75kg。3.产褥期EDII与产后42天血清IL6水平正相关,产后抗炎膳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血清IL6水平第二分位数组产后体重滞留最低,且IL6与产后1年体重滞留存在非线性关联,IL6过高或过低均可能不利于产后减重。
其他文献
荧光分析法是指当荧光物质与分析物相互作用后,其发光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分析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近年来,荧光分析法由于其操作简便和灵敏度高等优势在生物分析领域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而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特别是荧光金属有机框架(LMOFs)材料因具有可调谐的孔径与尺寸、优异的荧光性能、比表面积大和良好的吸附性等性质,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荧光分析的检测灵敏度,而且应用范围较广。因此,本论
研究背景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近年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是继糖尿病之后又一高患病率的代谢性疾病。至今为止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尚缺乏足够的重视,现状不容乐观。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促尿酸排泄药物和重组尿酸酶制剂三类,但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种类少且多存在应用限制。考虑到高尿酸疾病本身与目前的治疗情况,设计开发针对肾脏尿酸
目的:乳腺癌是长期危害全球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美国癌症协会最新的统计,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发病数第一的恶性肿瘤。由于乳腺癌具有多种分型,且不同分型中恶性程度、对治疗的敏感性以及预后都存有较大差异,使得乳腺癌的治疗变得十分复杂。近年来,尽管针对乳腺癌的新型联合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乳腺癌的发病及死亡人数仍逐年上升。寻找新的抗乳
目的:脑卒中(stroke)是一种急性的脑损伤疾病,主要表现为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及相关神经功能损伤。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仅批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用于脑缺血损伤的治疗。因tPA治疗的局限性,所以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尤为重要和迫切。研究表明抑制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而且可通过自噬对脑缺血损伤发挥调控作用,但
研究背景: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流感的大爆发不但对人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损害,而且也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流感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由于抗原漂移和抗原转移导致目前的疫苗并不能有效的预防新发流感病毒的传播,因此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FDA通过的抗流感药物分别是以金刚烷胺为代表的M2离子通道抑制剂、以奥司他
糖尿病是一种血糖失调的代谢紊乱型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而导致机体不能有效地利用胰岛素。目前临床上最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是皮下注射胰岛素,但由于其顺应性差和释放剂量无法准确配合血糖的变化,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提高给药顺应性、智能释放胰岛素的给药系统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3D-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MSN)为胰岛素INS载体
图像质量评估(Image Quality Assessment,IQA)在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硬件设计、扫描协议优化、图像重建及后处理算法改良等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鉴于高/低质量CT图像对在临床实际中难以获取,如何实现无参考IQA(No-reference IQA,NR-IQA)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然而,因CT图像存在统计特性复杂的噪声以及结构性伪影,
研究背景某市典型水库A是一个具有蓄水灌溉、防洪调蓄、发电等功能的中小型水库。多年以来,典型水库A存在多种影响水质安全的污染源及污染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典型水库A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适时掌握其水环境质量现状,为水环境修复工作的有关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环境监测一般采用化学分析法,但化学分析法只能检测出水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及其含量,而无法表征水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及人群健康的毒
鼻咽癌是我国广东、浙江等南方地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鼻咽部位于头颅中央,手术路径复杂,医生难以对肿瘤作整块切除。大多数鼻咽癌为低分化鳞癌,对放疗的敏感性较高。所以,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式。精确的靶区(Gross target volume,GTV)与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勾画,是鼻咽癌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关键。由于鼻咽癌靶区形态复杂,周围危及器官较
背景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是生存分析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然而实际应用中该方法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有时不成立,森林算法因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灵活性,成为Cox模型的有力替代方法。生存森林方法近年来得到极大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包括:随机生存森林(randomsurvival forests,RSF)、条件推断森林(conditional inference forests,CIF)、最大选择秩森林(s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