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库相互作用及抗震技术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37次 | 上传用户:peiyi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流固耦合理论出发,以有限元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并辅之以半解析法,系统深入研究了水可压缩性、库底库底边界和水体的粘滞性对拱坝地震动水压力及坝体地震反应的影响及其规律性。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在平面波作用下液体-气体-固体动力系统的理论解,分析了大坝隔震气幕的力学性态,首次提出了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幕隔震的压力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气幕隔震的减震机理和隔震效果,并深入论证了将隔震气幕运用于溪洛渡双曲拱坝的技术可行性和隔震效果,得到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的成果。 基于库水体各类边界条件的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可压缩性对坝体动力响应的影响,表明水可压缩性对高坝动水压力强度和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而库底边界条件对大坝的地震反应有抑制作用。用半解析法分析了动水压力与与地震输入频率的关系以及库水表面重力波对动水压力的影响,表明动水压力的大小和地震输入频率有密切联系,而重力波的影响在工程计算中则可以忽略。 水体的粘滞性对库水中压力波的传播有吸收作用,它使得压力波能量沿传播方向呈指数方式衰减。本文用半解析法分析了对坝面动水压力的影响,并将该结果和库底吸收性做了对比,表明一定程度的库水粘滞性对动水压力的影响和库底吸收性的影响相同。 流固耦合理论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对耦合方程的求解。本文首次将非齐次精细积分方法从线性荷载的特殊情况,推广到普遍情况,并导出了具体实用的分析方法,有力的推动了流固耦合及动力系统瞬态反应的高精度求解方法的新发展。 将本文首次提出的水体-气体-结构系统的平面波作用理论解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于溪洛渡双曲拱坝的抗震安全性和气幕隔震可行性研究中,表明气幕对高拱坝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可降低动水压力90%以上,坝体地震拱应力20%~30%,减震效果显著,并使坝体的抗拉安全系数从0.93提高到3.58。这 四川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对发展高坝防震新技术,提高抗震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分析變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及早发现疾病复发。 方法 对我院确诊的8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8例ABPA患者,女5例,男3例,年龄28~55岁,平均(41.75±9.5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8例(100%),咳痰8例(100.0%),胸闷8例(100.0%)。8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均>500/
目的评估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手术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的78例桡骨远端骨折按AO分型。A型系关节外干骺端骨折,但断端粉碎,闭合复位后难以维持掌倾角,分别采用由背侧和掌侧入
基于水文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南海北部内潮和非线性内波现象,主要内容有:吕宋海峡的测流观测与线性内波配极关系的比较;南海北部非线性内波背景环境及运动学参数的地理特征及其
本文构造了混凝土在塑性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增量函数形式,推导了基于热力学原理的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将之推广得到了率型一致粘塑性模型。模型能自动满足热力学定律,具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及水利水电资源不断的开发利用,岩石工程项目不仅越来越多,工程开挖规模也越来越大,由此引出的围岩稳定性问题日益突显。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的关
河流径流受气候、流域自然地理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其变化呈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岷江上游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阿坝自治州东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秦岭纬向构造带,龙门山北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大数据环境下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为深化和提升高校内部审计提供了契机。文章首先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的框架,介绍了审计数据采集、存储
近年来高考试卷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语文教学要有真正的语文味,才能使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统一,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思考并实践如何让学
老花眼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可行性较高,治疗中可从老花眼症状及对应脏器着手,达到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具有标本兼治、调理脏器、改善症状的作用,虽然起效速度不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