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目标就是消除贫困,中国的贫困人口以前是全世界最多的,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开展了全方位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国的农村贫困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下降了,减贫成效相当突出,这也是使得全世界的贫困发生率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以四川农村为研究对象,丰富了对四川省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农村贫困关系的研究。其次,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农村贫困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能够使我们确定什么样的经济增长形式和收入分配形式能够对穷人起到更大的帮助,有助于挑选适当的扶贫开发方法,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从而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都起到相当的借鉴作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三者之间的关系向来复杂,各自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贫困情况的动态变化又受到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变化共同产生的作用,将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梳理清楚,对于我们了解贫困产生的动因以及趋势,选择适当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相关扶贫手段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本文首先对贫困相关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以及界定,而且对目前的有关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农村贫困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整理;紧接着本文对四川省农村贫困进行了相关的介绍,主要介绍了四川省农村贫困现状和特征以及四川省农村贫困的原因;之后我们通过四川省的相关数据,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农村贫困进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然后采用了洛伦兹参数的GQ模型来测度四川省的农村贫困发生率、贫困距、加权贫困距以及基尼系数,然后通过FGT指数分解方法测算出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分别对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作用;在文章的最后,我们通前面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通过实证所得出的结果,本文得出的相关结论主要有:基于四川省本身的数据分析,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经济增长对贫困发生率的下降有极大的正向作用,而收入分配的不公则会对贫困发生率的下降产生负面影响;农村居民收入不公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基于此,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保持经济增长;增加贫困地区剩余农村劳动力的流转,使农村的劳动参与率上升;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改善收入分配的问题;加大中央政府对四川某些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