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甜菜碱复合体系溶液性质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烷基甜菜碱是一种典型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与各种类型表面活性剂配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论文以烷基甜菜碱作为主要对象,研究了其与脂肽及聚合物复合体系的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3-磺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SDDAB)与脂肽复配体系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在SDDAB/碱体系中,不同碱降低界面张力的顺序为NaOH>Na2SiO3>Na2CO3>NaHCO3,不同的复弱碱顺序为Na2CO3/Na2SiO3> Na2SiO3/NaHCO3>Na2CO3/NaHCO.在复碱Na2SiO3/Na2CO3条件下,SDDAB和脂肽粗品按质量比1:1混合时,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最低可降至104 mN/m数量级,体系的界面张力随着HPAM浓度的增加而升高。2)甜菜碱与脂肽Surfactin C15之间的相互作用。在SDDAB/Surfactin C15复配体系中,随着Surfactin C15在复配体系中含量的不断增加,混合溶液临界胶束浓度(CMC)降低。当Surfactin C15的摩尔分数达到70%左右,体系的CMC达到最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当Surfactin C15摩尔分数为0.70时,SDDAB与Surfactin C15之间的协同效应最明显。3)聚丙烯酰胺(PAM)与甜菜碱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甜菜碱/PAM体系中,对于相同亲水基不同链长的甜菜碱SDDAB、3-磺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甜菜碱(STDAB)、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SHDAB)而言,其与PAM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小随甜菜碱疏水链链长呈现SHDAB> STDAB> SDDAB的趋势,混合溶液的CAC分别为7.23×10-2mM,5.70×10-3mM,2.90×10-3mM;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C12BE)与PAM混合溶液CAC为5.82×10-2mM,低于相同链长的SDDAB/PAM体系,可见两者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小与其极性头基有关。在SHDAB/PAM体系中,随着PAM由0.4wt%增大至1wt%,CAC值由1.05×10-2mM减小至4.41×10-4mM。聚合物的分子量对两者相互作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4)聚丙烯酰胺与脂肽及甜菜碱/脂肽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脂肽Surfactin C15/PAM体系中,当PAM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4wt%与0.8wt%时,CAC分别为1.90×10-3mM,4.90×10-4 mM, PAM浓度越高CAC值越低,相互作用越强。脂肽Surfactin C15对SDDAB/PAM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在PAM质量浓度为0.8wt%,脂肽与SDDAB的摩尔比为2:1的情况下,脂肽可使SDDAB/PAM体系的CAC由7.23×10-2mM降低至PAM/SDDAB-Surfactin C15的1.19×10-5mM。
其他文献
因缺乏资金、年久失修,屋面渗漏成为困扰单位老旧小区的一大难题。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从资金来源、材料选择、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对老旧房屋屋面防水作一些探讨。
本文综述了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过程中作为中间体的主要用途,以及在农业、建筑、纺织等行业的应用。并对目前合成氨基甲酸酯的各种方法进行了评述。重点研究了尿素
贵州作为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域,地形破碎度高,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土地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落后的经济条件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落后与不合理,更促使生态安全形势愈加严峻。结合贵州独
课堂教学是学校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学校和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高效的课堂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分享着
塔日勒嘎水电站橡塑电缆交流耐压试验,调频谐振试验装置的选择和应用情况。现场试验结果证明,试验装置非常适宜用作交流耐压试验。
目的研究采用更高级别层流手术室及控制术中人员流动等强化感染预防方法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手术室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目的 :30只Wistar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 (monocrotaline ,MCT) (6 0mg kg体重 ) ,建立肺心病模型 ,观察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的机理。方法 :利用注射野百合碱方法建
<正> 为了解决拉削加工后,清除滞留在拉刀上的铁屑,我们制做了电动刷屑器(附图)。其工作原理是,当刷屑器的电动机8旋转时,通过轴端齿轮11传到过桥齿轮7,带动齿圈6旋转,在齿圈
视觉营销(VDM)这个雏形最先来源于欧洲,大规模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交换来完成,这些资本家为了推销其商品,因而促使了展示商品的发展,而到了19世纪末,服装业发展,需要大量生产销
本文考察了大都市区面临的种种冲突尤其是产业冲突问题,揭示了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产业链分工的大都市区冲突管理思路。作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