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日本国家形象——以华师版2007年版初中、人民版2009年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例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27172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互动交流日益频繁,国家之间的相互认同,各国民间就对方国家形象的相互接受,变得相当重要。中学生对外国史的了解,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异国形象,往往影响着该生成人后对这个国家的个人意向与价值判断。  新课改以后,中学历史教科书加大了世界史内容的撰写比重,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自古以来就与我国有着密切的交流互动。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近年中日两国摩擦不断,严重影响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日本的“国家形象”在中国人眼里变得“邪恶”“攻击性强”,亦或更多的负面与消极。每年似乎必会出现“抵制日货”“反日游行”等社会问题事件,“日本”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日本“历史形象”成为中国国内民族情绪发酵的酵母。  教科书是中学生掌握历史史实,树立正确历史观的主要载体,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①日本史作为世界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日本,全面了解日本国家形象,是许多中学历史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通过中学历史教科书与课堂教学,给学生“塑造”一个理性认知的日本国家形象,通过对“人”的教育和建树,为未来的中日两国友好相处奠基。  本篇论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从中外两个方面分析相关文献,结合历史教科书对有关日本国家形象的文献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对“国家形象”的概念进行界定,对日本史内容与“国家形象”在教科书中的分布进行分析与梳理,总结教科书中日本史内容勾勒出的日本国家形象。文章第三部分,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与人民出版社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例(全文凡涉及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都指华东师范大学版2007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为2008年版>,2012年印刷,以下简称华师版;凡涉及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都指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2012年印刷,以下简称人民版,不再赘述),梳理分析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日本史的教学内容,以日本虚心善学、取长补短;断尾改革、创新致强;殖民扩张、野蛮侵略以及否认史实、推卸战责四个部分来分析日本国家形象。另外,适当引入教科书以外的内容充实相关理论,如中国、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学者对日本国家形象的研究著述,有关中学历史教学的学术论文和书籍等。文章第四部分,通过研究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日本史”的“日本国家形象”,对中学历史教学和教科书编辑等工作进行思考,提出意见和建议。
其他文献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产品在家用和工程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冷气是它的副产物.通过这部分余冷的工程应用,总结了此工程的节能效果,指出了类似改造应注意的主要
本研究根据自我调节学习的新近研究成果,编制包含七个维度的自我调节学习量表,经检验编制的《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量表编制过程中的各测量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