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豆科作物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再分化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zhu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新疆11种豆科作物立枯病、根腐病苗及其根际中分离鉴定出250个近似单孢分离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株,经番红O-KOH染色后观察细胞核数目,全部测试菌株均为多核。细胞核数目范围为3-16个,平均数为5.975个。用标准菌株融合观察测定,将250个菌株分属为AG1、AG2、AG3、AG4和AG5共5个融合群,出现频率分别为16.4%、33.2%、0.4%、32.4%和17.6%。说明新疆豆科作物立枯丝核菌主要组成有AG1、AG2、AG4和AG5,其优势种群是AG2和AG4。亲合群判别结果表明,AG1、AG2、AG4和AG5下各有二个VCG,说明新疆豆科作物立枯丝核菌各主要菌丝融合群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培养性状的观测结果表明:各菌丝融合群在菌落的颜色、形状、气生菌丝量的多少和菌核的颜色、形状、结构、大小、多少、分布方面及培养基颜色等培养性状上呈现一定差异。同时,同一融合群内的各营养亲合群代表菌株间,培养性状也有差异。温度适应性测定结果表明:各测试菌株最低生长温度为5-10℃,最适生长温度多为为25℃-30℃,绝大多数代表菌株最高生长温度为37.5-40℃。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豆科作物上各AG、VCG致病力有差异,其中AG2在蚕豆、奶花芸豆、扁豆和豇豆上致病力最强,其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62.38%、76.2%、75.67%、91.6%;AG1在花生上致病力最强,其平均病情指数为80.1%;AG4在豌豆和菜豆上致病力最强,其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88.57%和71.7%。不同菌丝融合群间rDNA的ITS区间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HintⅠ可将R.S与其他丝核菌的种区分开来,HaeⅢ酶切结果显示AG2、AG5与其他融合群的谱带位置不同,这说明融合群间存在本质不同、自己特有的特征;HaeⅢ和DraⅠ酶切结果显示AG4中AG4-A和AG4-B的电泳谱带也有不同,说明同一菌丝融合群内各营养亲合群菌株之间有差异,并有一定程度的分化。
其他文献
苹果黑星病是我国苹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自1997年以来该病害在陕西省苹果产区持续危害发生,严重威胁着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在苹果黑星病菌形态、生物学特性、
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已被公认是防治此病害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而了解我国小麦栽培品种以及重要抗源材料的抗病基因组成和遗
苹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苹果采后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利用弱致病菌株先侵入寄主组织后诱发植物产生抗病性,可以减轻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危害。通过离子注入和
储粮昆虫与害虫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是顺应我国绿色储粮技术、提高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水平的发展趋势,在了解和分析当前我国害虫防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主要需求的基础上来研究的。
海洋微生物用于抗病毒方面的研究不多,特别抗植物病毒的研究少见报道。本研究以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为靶标,利用福建省丰富的海洋资源,获得具有抗病毒活性的
油菜菌核病菌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分布在世界各地,油菜菌核病在中国是油菜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给油菜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本研究选取103个采自湖北省不同地区和寄主的核
本文以IBMDB2数据库作为开发平台,根据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数据的特点组建了分类地位表、寄主表、形态特征图和生物学特性表,将寄生性膜翅目的中文名、拉丁名、定名人、寄主、形态
棉铃虫是一种世界性农业害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简称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并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大量研究表明昆虫细胞色素P450酶系介
能与植物原生质膜上高度特异的蛋白受体结合从而诱导植物产生防卫反应的分子统称激发子,其中从一些真菌菌丝细胞壁或培养滤液中提取的激发子尤其受关注。真菌激发子可被用于
本文系统研究了陕西果区苹果害螨的种类,调查了杨凌、礼泉、乾县、凤翔、眉县、洛川等地区苹果树上的害螨种群,明确了陕西果区苹果害螨种类主要有三种:(1)山楂叶螨Tetranychus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