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开发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ahuaa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拉动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非遗的保护和开发不仅能带动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国家社会的长久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也有重要意义。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关于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项目的保护和开发上,缺少区域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总体研究。本文以成都市15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在运用文化空间理论、文化生态学理论、空间分析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既而探究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因素,最后结合成都市非遗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呈“金字塔形”级别结构,类型结构呈集聚阶梯性特征;(2)成都市非遗总体空间分布呈高度聚集型,主城区集中分布为主,周边市区县分布较少,各市区县在数量上分布不均衡;(3)空间集聚模式为点状模式与带状模式相结合,主要包括高密度核心区1个,点状次聚集区6个,带状聚集区1条;(4)基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缓冲区分析,在以5km为缓冲区半径形成的区域内共有非遗项目91项,占非遗总数的59.86%,表明成都市非遗的空间分布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分布表现出正相关性;(5)成都市非遗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交通运输、河流、文化源流、人口变迁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数据显示,成都市非遗项目有78.95%位于海拔450-550m内;84.2%的非遗集聚在主要公路两侧2500m之内;63.83%的非遗项目分布在2km的河流缓冲区半径内。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角度,结合成都市非遗空间分布特征,提出成都市非遗旅游开发的空间格局为:一心、两带、四区的总体规划构架。针对成都市非遗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宣传非遗价值,强化非遗保护;优化开发布局,促进全域旅游;挖掘非遗内涵,打造旅游精品;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主题线路等对策来深化全域旅游发展,提升非遗旅游品质。有效延展旅游产业链条,使非遗保护传承发扬光大,打响文化旅游品牌。
其他文献
测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胶结材料为SK、壳牌以及克拉玛依等三种SBS改性沥青及克拉玛依基质沥青中添加Sasobit的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体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联合制定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及相关附件,已于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在2
<正> 四川峨眉冶金机械厂同国家建材局成都建材设计院共同开发的新产品——PEL400×600零悬挂复摆颚式破碎机,1993年9月7日在四川峨眉冶金机械厂问世,并通过技术鉴定。PEL400
应用型本科高校站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前沿,研究转化实现的新思路新方法,一方面可以有力地促进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从而提高国家的现实生产力;另一方
本文就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与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增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有效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型国有企业面临着从传统体制下的垄断型、计划性、生产型,向市场型、服务型、经营型、竞争型企业转变。为了规范、高效、全方位的做好服务工作,集中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带隙、低介电常数、高热导率、高临界击穿电场、高载流子饱和浓度等特点,在半导体光电照明、电力电子、航空航天探测、核能探测及开发、汽车发动机、微波通讯和卫星等领域里,SiC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半导体材料之一。对于半导体材料而言,掺杂会对材料特性产生影响。研究发现Ge元素可以降低SiC器件的接触电阻,提高迁移率。同时,掺杂Ge会影响SiC晶体结构,使晶格参数和能带
园艺疗法被普遍认为是起源于西方国家,直到近年才在中国国内逐渐发展起来。而我国古人寄情于山水,注重在自然中修身养性;同时中国传统花卉种类丰富,其各自的观赏、药用、食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房屋建设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着。随之在建筑工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尤其以质量安全问题居多,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也引起社会的高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某大学医学院大学生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基于健康信念理论的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了解医学院大学生听力损失患病率现状,医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