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井矿区巨厚煤层多分层开采覆岩活动规律及控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dawul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能源储备基地之一,其巨厚煤层资源赋存丰富,高效开采对缓解东部地区煤炭产能和生态环境压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开采过程中面临的覆岩活动空间尺度大、重复扰动次数多等问题制约了巨厚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选择了开发热度大且适合井工开采的准东大井矿区巨厚煤层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实验模拟的手段,系统研究了巨厚煤层分层开采覆岩活动规律及控制,研究成果引领了新疆巨厚煤层开采理论的发展,充实了厚煤层开采顶板控制理论,对国家能源战略在新疆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明了累积采厚、分层采厚对覆岩破断特征及结构演变过程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多分层开采覆岩碎胀特性对岩层移动规律的影响机理,发现覆岩铰接结构随累积采厚的增大而不断上移,但在相同累积采厚条件下分层采厚越大地表下沉量越小,分层次数越多地表下沉量越大。(2)揭示了巨厚煤层分层开采顶板结构初期铰接、中期悬臂及后期散体的三阶段演变过程,建立了各阶段的结构力学模型,并根据顶板载荷与支架相互作用的特点,提出了以累积采厚、再次破断距等为参数的三阶段结构演变判别指标体系,确定了各个阶段的支架阻力的计算方法。(3)提出了先厚后薄尽量少分层的开采原则,构建了以顶煤冒放性、煤壁稳定性和底煤破坏深度为约束条件的巨厚煤层分层采厚的划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大井矿区50m巨厚煤层的分层厚度范围应控制在15.5m-18m之间,割煤高度不大于4.5m,工作面长度以300m为宜的高产高效开采工艺方案。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的AMPS共聚物固井降失水剂存在对水泥浆稠化时间影响大、耐高温能力差等问题,选择了具有特殊官能团的单体,以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3-烯丙氧基-2-羟基-1-丙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集团化、国际化日益成为财险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分公司相关的财务数据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呈现滞后的状态,这种状态使得企
本研究用鸡卵蛋白、糊精、纤维素、淀粉等原料,以NaH2PO4为唯一磷源,通过调节日粮磷和维生素D3的水平设置8种精制饲料,研究了饲料中的P和维生素D3含量对尼罗罗非鱼生长以及磷
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信息技术得以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开始将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以及相应全新的运输技术融入其中,并且在物流信息流通过程中开始建
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灵魂,是推动其不断深化的动力及提高人文社科研究质量的关键。跨学科科研团队可以极大地推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科研信息的充分
为了解决超市功能区布局不够合理、选购商品不便捷、排队久带来的安全疏散、防灭火等问题,本文主要基于问卷调查法,进行了实地调研测量,并应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根据服务运营
提出了最小二乘法与时频原子变换相结合的谐波/间谐波测量方法。应用最小二乘法对整个测量频段扫频,获取谐波/间谐波分量的个数和大致频率。依次对各个分量跟踪配置时频原子
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紧跟MOOC的步伐,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MOOC相关服务,以开放、共享的理念为师生构建大规模的在线互动平台。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MOOC版权服务过
有效的制定和完善供电企业反窃电组织和技术管理措施,是反窃电管理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
国内高校科研团队诚信缺失有五种较为典型的表现形式:一是科研团队研究人员过于追求科研经费、职称晋升和学历学位而导致其研究目的不够纯;二是科研团队过于急功近利,追求“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