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相变炕的蓄放热特性研究与适宜性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ingze2631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寒冷,主要取暖方式为传统火炕。而传统火炕普遍存在炕面温度分布不均、室内环境差、燃料消耗量大等弊端。在能源短缺的今天,急需对传统火炕进行改造与创新。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免费、间歇的可再生能源,而相变储能技术可解决太阳能量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问题。一些学者对结合这些新技术的炕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大多采用实验手段并处于探究阶段,得到太阳能热水相变炕的炕面温度及室内热舒适性均有所提高。但并未具体对相变炕本身的蓄放热特性及太阳能热水相变炕的太阳能贡献率等进行过研究。因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相变炕的蓄放热特性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太阳能热水相变炕在不同地区的适宜性,为太阳能热水相变炕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Fluent建立了二维相变炕传热数值模型,并对文献中的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与文献吻合,从而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然后以炕体蓄放热量、相变材料的液相率及炕面温度等为性能参数,对比分析了相变填充和混凝土填充两种炕的性能。在设定工况下,相变炕的全天得热量提高了66.36%、上炕面日间与夜间稳定温度分别提高2℃和4℃、上炕面最大温差由3.7℃降至0.8℃。因此,相变炕具有蓄放热量大、上炕面温度较高、炕面温度分布均匀和保温性能好等优点。随后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导热系数对炕的蓄放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本文计算条件下,综合考虑,应选择相变温度为35℃、相变潜热为150kJ·kg-1和导热系数为0.149W·(m·K)-1的相变材料作为炕体填充最为合适。考虑适当减少填充层厚度,并通过添加辅助热源来提高夜间上炕面温度。基于正交试验法分析了相变炕的热水管温度、相变层厚度、热水管位置及其交互作用对炕的蓄放热性能影响的敏感性。发现热水管温度和相变层厚度较热水管位置影响较大。热水管温度越高、相变层越厚越有利于炕的蓄放热过程,热水管位于相变层偏下方的位置则更为合理。各因素在交互作用中,相变层厚度和热水管位置存在的交互作用对炕的蓄放热性能有一定影响,其他因素之间几乎可视作无交互作用影响。最后,为相变炕添加了电辅热层,并研究了太阳能热水相变炕在不同地区的适宜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区,根据其采暖期的日均辐照量对不同地区炕的相变层厚度进行设计计算,后使用了采暖期平均的逐时数据对太阳能热水相变炕进行了模拟。结果得到哈尔滨、北京和银川的太阳热水相变炕在模拟工况下太阳能贡献率分别可达到49.9%、70.1%和76.5%。太阳能热水相变炕基本保证了人体在进行睡眠活动时的夜晚炕面的舒适性。证明了太阳能热水相变炕在我国北方多地区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氧应激诱导大鼠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物模型,观察持续高氧暴露对大鼠肺组织发育的影响,探讨大黄对该模型的肺保护作用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关系。方法生后4 d大鼠80只随机分入空气对照组、大黄对照组、BPD模型组、大黄干预组(BPD模型+大黄)及槲皮素组(BPD模型+大黄+槲皮素)。两对照组大鼠暴露于空气,余各实验组大鼠持续暴露于600 ml· L-1体积分数氧环境中,分别
目的:在前期实验证实电针足少阳经穴对正常SD大鼠脂代谢有影响的基础上[1],通过观察电针足少阳经穴后正常大鼠血清瘦素(serum leptin)、血糖(blood glucose)、血脂(blood lipid)、胰岛素(insulin)的变化及下丘脑瘦素受体(ob-R)、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的变化,从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CNS)两个部分,探索电针足少阳经穴改善正常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大气中CO2排放量的不断增加,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变酸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CO2的排放、回收和转化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利用
作为一个研究项目的核心而设立的综合地理信息系统,为中国北部半干旱地区的经济规划奠定了实验基础。这个地理信息系统由区域地理数据库和一系列空间模型组成。区域地理数据
目的 观察分析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用于治疗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
大约30多名生物学家、资源管理者、社会学家和志愿者从1993年到1996年一起合作,研究美国华盛顿州奥林匹克半岛采集鸡油菌(Cantharellus sp.)的生物学、社会经济学与管理的问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对小儿胆道闭锁(B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42例临床疑诊BA患儿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42例患儿中,高频超声准
深度学习原本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概念,近年来被引入教育领域。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深度学习是与实践中所存在的浅层学习、僵化学习或者机械学习相反的概念。长期以来,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深度、学习能力发展重视不足,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差、学习潜能没有得到挖掘等问题。本文就是在此意义上,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对
目的应用3.0-T核磁共振观察不同年龄段的腭裂术后患者的腭咽解剖和闭合功能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就诊的单侧唇腭裂术后患者共计28例作为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1021岁,平均年龄12.71±3.65岁。随机选取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12岁18岁,平均年龄14.24±3.54岁。所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