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时间谚语中的隐喻比较研究——基于网络语料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作为近些年来的热点话题,已经被国内外各学科的学者进行了不同的研究。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而是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认知工具:通过具体、熟知的概念去理解抽象、无法触及的概念。从认知角度来看,隐喻是不同概念域间的系统映射。时间,作为一种抽象且不可触及的概念,就是这样通过其它具体概念的典型特征被人们所理解。 谚语,尽管还没有特定的定义,但是已经广泛地被学者和研究者理解为具有隐喻意义。谚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语言使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无论在英语文化还是在汉语文化,谚语都深为人们所关注。然而,语言学家们却没有给予谚语研究以足够的重视。 本文就是对英、汉时间谚语中的隐喻进行对比研究,也就是从隐喻角度比较两种语言中的时间谚语。文中分析使用的英、汉时间谚语均为作者从网上筛选的语料,因为网上的语料是原始、未经加工的,并且比较全面。 研究结果显示在时间谚语中英汉文化对同一概念(时间)的隐喻理解的确存在异同。尽管并不是所有的差异都可以被充分地说明,但是作者利用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对英汉文化中存在的异同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文化对隐喻的理解与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时间谚语的隐喻研究放到了英汉跨文化比较的范畴中,不仅对跨文化交际研究有所帮助,而且对隐喻研究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希望本文可以深化隐喻、谚语和跨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2006年元旦前,荆门石化 副科以上的干部收到了一本精 美的小册子,这是由该厂干部 职工自撰自编的百条《廉政警 语集》。“廉贪一念间,荣辱两 世界”、“从我做起,对我监督,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果说岜盆村是一座山、一潭水,那么在全体村民的心目中,村党总支部就是引领他们致富的“山中之仙”“、水中之龙”。置
目的: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的种类、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为早期发现缺陷儿,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3~2007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分
通过彩色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表明,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黑玫瑰抗病、早熟、块茎大小整齐、生理缺陷少、商品薯率高,比延庆目前广泛种植的彩色马铃薯品种黑
由于参加活动的主体是农村党员, 活动开展的地点在农村,因此,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上,要站在“惠农”这个平台上,积极开展以“惠农”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