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研究及其FPGA实现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ss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人重识别是指具有不重叠视场的多摄像机网络中的行人匹配,它可以从多个摄像头捕获的行人图像中识别出给定的行人目标。行人重识别问题在智能视频监控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算法,应用于实验室、教室等需要对识别匹配行人目标具有一定实时性的场所,并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上对该算法进行实现和验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本文首先介绍行人重识别相关基础理论,通过分析各类行人重识别的算法优缺点后,最终选择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解决行人重识别任务;随后,介绍了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并详细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Improved DL网络。为使Improved DL网络模型结构在本文的应用场景下完成对实时性的要求,因此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算法,在满足该场景对行人重识别算法性能需求的情况下,提升单次行人重识别速度,减少网络运算量。本文实验中对Market1501数据库训练测试结果表明,行人重识别速度优于Improved DL网络。在完成算法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硬件的实现与验证。由于FPGA在运算速度和功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采用FPGA这种硬件实现方式增加硬件资源,加速其计算过程。本文的硬件设计框架主要包括网络运算模块、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控制模块、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控制模块和顶层控制模块,其中网络运算模块负责运行网络的数据计算工作;SD卡控制模块负责存储行人图像数据与网络参数,SDRAM控制模块负责缓存网络参数和网络运算模块中的数据,顶层控制模块保证行人图像数据的正确读取,网络运算模块数据的正确计算,各层间缓存数据能及时写入与读出,协调各模块运行。本文使用Verilog语言对硬件整体设计进行寄存器转换级的描述,并对硬件各模块进行功能仿真验证其逻辑功能。最后在整体硬件程序编译综合后下载到FPGA开发板,验证了算法硬件实现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其他文献
脉冲宽度在皮秒(10-12秒)至飞秒(10-15秒)之间、脉冲能量在毫焦耳量级的超短脉冲激光具有极短的持续时间和极高的峰值功率。这样的超短脉冲激光在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从而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住院患者340例。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和饮酒史,并详细记录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
据报道,济南市一名初二女生在初二升初三的节骨眼上退学,回家专心读书。她的课表是,上午读《论语》《周易》,下午读《周易》和《莎士比亚诗文集》。她背诵《周易》已经到了第15卦“谦卦”。她说,将来打算学中医,给人治病。  目前,“在家上学”在许多国家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见《长沙晚报》)英国自2000年以来选择“在家上学”的学生人数增长了近两倍,目前4岁至16岁儿童“在家上学”的人数大约在2.1万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0-2016年收录的1232篇英文文献,借用Hist Cite、Bicomb和Spss等分析工具,从热点主题、经典著作及发展趋势三个层面探讨了国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