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自由化和信息技术在证券市场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到本国以外证券市场上市的企业数目急速上升。自1993年中国第一支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其中又以国有企业为多。与世界范围内的海外上市现象相比,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问题有其特殊性。1978年起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企业改制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国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促进企业改制,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
本文研究了中国国有企业通过海外上市进行改制的问题,并且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国有企业为样本,对海外上市企业经营绩效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改制效应”和“海外上市效应”双重效应的影响。改制效应使国有企业转变成处于证券市场监管下的公众公司;海外上市效应则通过使企业置身于比本国公司治理水平更高、信息披露要求更严格的外国证券市场而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发挥影响。根据“保证假说”理论,海外上市企业将承诺承担更多责任。在对2000年至2004年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22家中国国有企业上市前后经营绩效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后,本文发现:中国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后产出能力和资本投资能力显著提高;负债水平显著下降;但上市后的盈利能力较之上市前没有明显的变化。鉴于海外上市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提高,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各项指标的统计结果更加令人信服,总体而言,海外上市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得到改善。此外,本文还研究发现:海外上市企业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较高(约30%),且绝大多数企业的董事会中有1名以上外籍(港澳台)董事(比例高于90%);部分海外上市企业(约27%)上市前还会引入同行业的国外战略投资者。这些都是海外上市企业经营绩效改善的潜在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