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行椎间盘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ED-TLIF)与微创通道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ini-Open 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从而评估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参数的改变,进一步探讨MED-TLIF与Mini-Open 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获取更优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MED-TLIF和Mini-Open TLIF的共76例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剩余共27例。汇总患者术前和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的疼痛或生活质量评分(VAS、ODI、JOA、SF-36)、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脊柱-骨盆参数(LL、SS、PI、PT、SA)等数据。经过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计算两种术式在以上评价指标上的差异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试图得出何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疗效更优的结论。结果:MED组和Mini-Open组在年龄、性别、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及脊柱-骨盆参数等入组基线数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内的术前和术后一周、一个月及三个月的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评分逐渐提升,而组内术前术后脊柱-骨盆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对比显示:两组在术后1周的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在术后1个月的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差异,在术后1个月的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上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MED组更长。结论:MED-TLIF和Mini-Open 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获得快速症状的缓解以及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上的逐渐改善。MED-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Mini-Open TLIF相比,患者术后短期内腰背部肌肉功能恢复更好,但仍需要更多研究确证以及中长期随访数据的支持。两组组内对比术前术后脊柱-骨盆参数无明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