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系统中多用户检测算法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kd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MO系统能够满足现代通信中更高传输速率和更大系统容量的需求,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下一代无线网络的标准中,如无线局域网(WLAN)、LTE、WiMAX及后续网络,以达到其大于100Mbps的通信速率需求。MIMO技术可以与多种多址方式相结合,其中MIMO技术和CDMA技术的结合可以使频带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也可以使系统的灵活性更大。   CDMA系统的特点是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保密性强,但同时存在多址干扰(MAI)问题,它是由于用户分配的扩频码不完全正交造成的。这种干扰在多天线系统中更加严重。多用户检测技术(MUD)是利用MAI的可估计、可再生特性来消除MAI。在多天线系统中,符号间干扰(ISI)和产生过程与MAI类似,可以采用联合多用户检测算法来同时消除这两种干扰。   本文首先介绍了DS-CDMA系统中的多址干扰问题和多用户检测方法,其次对MIMO-CDMA系统中的典型的多用户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MIMO-CDMA系统上行链路的联合多用户检测算法,提出了一种接收机结构,将球形译码算法作为最优检测的一种替代算法应用到联合多用户检测中。球形译码算法可以使检测的计算复杂度从指数级降到多项式级,仿真结果表明其性能上也比较接近最优检测算法。本文还对球形译码算法的搜索过程进行了优化,进一步降低搜索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信噪比较差时,搜索点数比原球形译码算法少。   在次优联合多用户检测方面,本文先对已有的检测算法和收发联合优化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建立了空时复用MIMO-CDMA的数学模型,针对这个模型提出一种线性接收机结构。接收机中的联合多用户检测采用基于MMSE准则的最陡下降算法实现,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减少了算法的实现难度。  
其他文献
数字集群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TD-SCDMA技术,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
大规模MIMO具有传输效率高、频谱利用率高、能量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成为无线通信领域一个研究热点。信号检测技术是大规模MIMO的核心技术之一,对整个系统的抗
铁路因其运输量大、准确性好、能量消耗低、占地面积少以及环境影响小的总体优势,在世界各国广受重视。随着铁路行业的大发展和列车速度的迅速提升,列车控制系统对列车专用无
网络视频服务器(DVS)是一种对视频和音频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将处理完的数据进行网络传输的设备。近年来,随着“平安城市”、“平安校园”、“全球眼”等安防项目在全国范围内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被证实为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的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节能减排的需求日益迫切。最近的估计表明ICT产业消耗了世界总能耗的2%~10%而且还在继续上升。与此同时全
新兴的无线多跳网络可以为各种业务,包括时延敏感的业务,提供低成本、灵活的基础架构,然而这类无线的基础架构经常是不可靠的,提供的资源是动态可变的,只能够支持有限的服务质量。
基于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的慢光技术具有功率阈值低、延时量连续可调、室温下工作以及与光纤通信系统兼容等优点,在可调光延迟线、微波信号的“真延时”等方面具有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