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峰值摄氧量(Peak VO2)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探讨Peak VO2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估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100名大连港医院康复中心心脏康复科自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既往确诊冠心病,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心衰组,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临床症状稳定,常规服用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同时选取大连港医院体检中心100名心肺功能正常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心衰组患者分为两组,即NYHA心功能Ⅰ级组(58例)和NYHA心功能Ⅱ级组(42例)。收集心衰组及对照组受试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服用药物、血肌酐等临床资料,计算体重指数(BMI)。受试者均按照每分钟10瓦的踏车运动方案,以功率自行车作为运动方式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量运动,获取Peak VO2并记录心肺运动试验测定Peak VO2主要的终止原因。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Q25-Q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心衰组与对照组Peak VO2与LVEF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同样,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NYHA心功能Ⅰ级组与NYHA心功能Ⅱ级组的Peak VO2与LVEF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心衰组Peak VO2与LVEF之间的相关性,探讨Peak VO2可否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明确受试者终止心肺运动试验的主要原因及其各自所占比例,讨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测定Peak VO2的安全性。结果:1.心衰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BMI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心衰组与对照组Peak VO2及LVEF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NYHA心功能Ⅰ级组与NYHA心功能Ⅱ级组Peak V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无统计学差异(P>0.05)。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衰组Peak VO2与LVEF存在相关性(R=0.604,P<0.01),校正年龄、性别、BMI后Peak VO2与LVEF的相关性更高(R=0.668,P<0.01)。5.心衰组心肺运动试验测定Peak VO2主要的终止原因:乏力53例(占53%)、双下肢酸痛3例(占3%)、呼吸困难19例(占19%)、心悸11例(占11%)、胸闷14例(占14%)。对照组心肺运动试验测定Peak VO2主要的终止原因:乏力88例(占88%)、双下肢酸痛4例(占4%)、心悸8例(占8%)。结论:1.慢性心衰患者Peak VO2与LVEF存在相关性,Peak VO2可以客观、定量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肺运动试验测定Peak VO2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