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发投入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因素及其对业绩推动作用的研究始终是国际前沿所关注的领域,但是由于早前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非强制性披露以及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性,国内对于此课题的相关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主要从理论角度出发进行论证或者大多集中在宏观或者中观领域,而对于微观领域的企业来说,研发投入与其业绩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还缺乏一致的实证研究结论的支持。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推进,使得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其研发投入数据,这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本文首先介绍了研发投入与业绩相关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界定了研发投入相关概念,并介绍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相关理论。然后再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选取研发经费强度、研发人员强度为解释变量,以企业规模、财务杠杆和上市年数作为控制变量,以每股收益和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这两个业绩指标为被解释变量,构建了研发投入强度和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模型,分别从盈利能力和获取现金流能力两个方面对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2007-2009年我国中小板市场披露研发投入的14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年度报告中公开发布的研发投入数据,首先描述了148家上市公司全样本和科技型公司与非科技型公司两类子样本研发投入强度的现状,进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研发投入强度与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研发投入强度对业绩的影响是否存在滞后性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分析了在两类子样本中研发投入强度与业绩的相关性是否存在差别。本文实证结果发现,研发经费强度指标和研发人员强度指标都与每股收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与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在获取现金流能力方面,研发经费强度与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相关,而研发人员强度与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正相关。通过对2007-2009年的滞后性检验,发现中小板上市公司研发经费强度和研发人员强度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均不存在滞后性。同时发现,在科技型企业和非科技型企业两类样本中,研发投入强度与其业绩相关性之间有一定差别。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分别从研发投入信息披露制度、企业内部研发机制和外部政策环境的完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