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某医院连续三年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GCs)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评价GCs的用药合理性,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回访GCs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用药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GCs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1.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对某三甲医院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GCs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2.通过单纯随机抽样,选取2011年1~12月一年中至少使用过1次全身用GCs的住院病历1560份,进行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GCs的用药现状,评价GCs的用药合理性,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3.对上述2011年1~12月一年中住院期间至少使用过1次且出院后继续服用全身用GCs的患者,通过电话回访收集GCs的不良反应信息,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转归及风险指标监测情况。结果:1.2010~2012年连续三年该院住院病人GCs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总体均呈逐年增长趋势。GCs的品种数,日均费用等基本保持稳定。用药频度排名前5名的药物依次为地塞米松磷酸钠针、醋酸泼尼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甲泼尼龙针(40mg)、甲泼尼龙片。2.随机抽取的1560份病例中,入选病例有1247份。使用GCs涉及的疾病分布中,外科疾病占26.30%(328/1247),内科肿瘤疾病占51.72%(645/1247),内科非肿瘤疾病占21.97%(274/1247)。3.对入选的1247份病例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显示,总体不合理用药率为16.63%(206/1239)。其中外科疾病中不合理率为16.05%(52/324),内科肿瘤疾病中不合理率为16.90%(109/645),内科非肿瘤疾病中不合理率为16.67%(45/270)。4.不合理用药表现形式中,给药疗程不当占5.45%(68/12470),给药剂量不当占6.09%(76/1247),无指征用药占2.57%(32/1247)。5.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GCs临床应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入院的病情严重程度与是否行冲击治疗与GCs不合理应用正相关,即入院病情较重、行冲击治疗时GCs使用不合理率较高。6.对出院后继续服用GCs的患者进行回访,有效回访数为17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33/176),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库欣综合征、糖耐量异常、诱发感染、白内障、骨质疏松、骨坏死等。7.GCs不良反应的风险指标监测中,定期监测骨密度占2.27%(4/176),眼底检查占3.98%(7/176)。结论:1.GCs的临床应用总体趋势稳定,以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地塞米松、泼尼松为一线药物,用药结构比较合理。2.在危重症患者中GCs不合理用药率较高。3.GCs在临床应用中普遍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建议医疗机构加强监督和管理,重视临床药学指导,规范用药行为,减少不良反应,促进GCs的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