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anton等人于2000年提出了情绪应对(Emotional approach coping)这一应对方式的新维度,并制订了相应的量表。情绪应对的提出对应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修订了Stanton的情绪应对问卷,并进而探讨了情绪应对与其它应对策略的相互关系,验证了情绪应对的适应意义。最后,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情绪应对的理论,我们设计了压力管理的团体训练,对19名大学生自愿者进行了临床干预。 本研究对243名大学生被试进行的问卷研究表明:(1)修订量表维度与原始量表一致,信度较好(Alpha系数在0.8以上);(2)男女在情绪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情绪加工上差异不明显,不支持原作者两维度都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的结论;(3)情绪应对与其它应对策略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其中,情绪表达与积极应对能预测求助行为,情绪加工与消极应对能预测问题解决策略;(4)情绪应对具有积极的适应意义;(5)情绪应对两维度的适应意义存在差异;(6)性别是情绪应对重要的中介因素。 随后对19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的临床干预的结果显示:(1)团体成员的焦虑与抑郁状态明显改善、积极应对显著增加、消极应对显著减少;情绪表达显著增加,但情绪加工改变不明显;(2)女性成员的情绪改变显著,男性不明显;男性成员的情绪表达与积极应对显著增加,而女性成员这两方面的变化都不大。(3)情绪应对思想可以用于指导应激的临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