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流作用下海底管道在斜坡海床上的在位失稳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流载荷作用下海底管道在斜坡砂质海床上的在位稳定性,涉及海流、管道、斜坡土体之间的流固土耦合作用。本文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机械加载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旨在揭示管土相互作用机理,进而获得斜坡海床上海底管道侧向失稳规律。   研制了模拟斜坡海床上管道在位稳定性的机械加载装置,并采用砂雨法制备大体积斜坡土体。利用流固土耦合波流水槽完成了模拟管道在位失稳的系列水动力试验,并与机械加载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开展系列机械加载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约束条件下的管道侧向失稳过程中的侧向土阻力特性。试验观测表明,对于直接铺设于在斜坡海床上的管道,若初始侧向土阻力不足以平衡管道自重在沿坡方向的分量,管道会发生自重下的静态失稳。在管道失稳过程中,上坡失稳管道的侧向土阻力随管道侧向位移的增加先减小至零,而后反向增大至最大值;下坡失稳管道的侧向土阻力随着管道侧向位移的增加逐渐增大并最终达到极限值。研究了极限侧向土阻力系数随海床坡度、无量纲管道水下重量和管道端部约束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规律。无论上坡失稳还是下坡失稳,极限侧向土阻力系数随着绝对海床坡度的增加而增加;防止滚动管道的极限侧向土阻力系数远大于两端自由管道;管道水下重量也对管道失稳时的极限侧向土阻力系数有所影响。   提出了基于库伦被动土压力理论的管土相互作用模型,通过简化管土接触面和假设土体内部滑移而,改进了计算土体作用在管道上的侧向土阻力公式。给出了针对两种土体滑移型式-浅层滑移型式和深层滑移型式的计算公式。通过与数值方法的对比分析,证明管土相互作用模型可以计算管道临界失稳时的临界侧向土阻力。进行了参量敏感度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海床坡度、管道水下重量、土体内摩擦角条件下的滑移型式变化。该模型可对管道失稳时的极限侧向土阻力进行预测,且极限侧向土阻力取决于管道失稳过程中的最大沉降。   提出了一种分析斜坡海床上海底管道在海流作用下的侧向在位稳定性的平面应变有限元模拟方法:利用修正的Drucker-Prager/Cap本构模型描述土体弹塑性,考虑倾斜土体的自重应力场的影响,采用自适应网格技术和接触对算法,模拟管道侧向失稳的准静态过程。利用机械加载实验结果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该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管道失稳过程。利用数值模型的结果得到的管道周围土体塑性变形和位移增量矢量场,研究了海床坡度、管土界面摩擦系数、土体内摩擦角等因素对无初始嵌入管道的侧向在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其他文献
输电线路的覆冰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会引起输电线路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的下降,严重的会引发倒杆、倒塔、导线跳动、断线、脱落、绝缘子闪络等严重事故,导致供电中断,从而给国民经
管涌是堤防在洪水期间险情的主要原因之一,管涌的产生和扩展会导致堤基土体内形成渗漏通道,一旦渗漏通道贯穿整个堤基,将引起堤身下陷、不均匀沉降和整体失稳,严重的甚至酿成
热核聚变反应堆的第一壁组件是该装置中的重要部分,而其中的面壁是处于高温、强磁场中的薄板,它的动力学行为影响着聚变反应堆的安全。本文中,将薄板结构作为第一壁面壁的理论分
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地理信息进行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本文主要研究配电自动化的工程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南京配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卫星小型化技术对相应的推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于传统的化学火箭发动机,小功率电推进系统可能是更适合完成小卫星姿控、变轨等任务的推进系统。目前,
利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地培育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对高中生坚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培育路径:一是教师角度,提升教师培育文化自信的综合能力
骨矿化过程中,呈圆形的活跃的成骨细胞可以分泌大量胞外基质,逐渐将自身包埋于狭小空间内,并最终分化为成熟的骨细胞;同时,还有一部分成骨细胞会进入凋亡。在此分化过程中,成
本文对现有的水平井筒多相流流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拓展研究,包括油水两相流、气液两相流、油气水三相流。侧重流型的划分,转化机理,流型图的绘制。重新定义划分了
在现代建筑中,尤其是随着高层建筑的普及,基坑工程出现越来越深、越来越大等特点,其安全也越发受到关注及重视。虽然目前已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经验,但是基坑支护安全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新的课程教育体系,是顺应素质教育潮流的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本文通过文献学习概括出综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