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建构了适应目前国内动漫产业人才需求的校企联合型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该研究对于当前促进动漫产业快速发展,满足高校动漫人才需求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内容是对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框架,基本方法,基本思路做了界定和理清,同时对国内外高校动漫人才模式的研究状况做了述评。第二章首先对国内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国内动漫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动漫产业的人才结构有三个层次,一是底层的支持服务运营人才;二是中层的设计与开发人才;三是高层的原创、主创与总监人才。低端属于服务型人才,中端属于技术型人才,高端属于管理与创造型人才。就目前动漫人才市场来看,我国有五类人才较为匮乏。一是前期策划人才,二是故事原创人才,三是编排导演人才,四是综合型设计与制作人才,五是产品营销与管理人才。第三章对目前国内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一的教育模式。其基本原则是产学研结合,全员参与,校企双赢。其基本实施方式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适应社会与生产实践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并促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第四章以黑龙江地区为例,对校企联合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所需的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包括产业资源、政策资源、高校与企业资源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以黑龙江地区为例,对校企联合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基本设计。基本框架:招录美术类考生,采用四年学分制的教育机制。一、二年级开设动漫专业基础课(必修)、文化修养课(必修)、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四个课程模块,主要培养目标是夯实专业理论基础、道德基础、文化基础。三年级依据学生个人兴趣及高校与企业培养资源,结合黑龙江省动漫人才市场需求特点,以适应与适当前瞻为原则,将学生进行分专业方向分流学习,如影视动画方向、动漫制作方向、动漫产品运营与营销方向、动漫创作方向等。开设专业方向主干课程模块(必修)、动漫专业选修课模块。主干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开设。一、二年级在高校授课,师资来自高校。三年级虚拟项目课程及动漫专业选修课在高校授课,三年级实际项目课程在高校实验室或企业进行授课。以高校师资为主,企业师资为辅。三年级主要培养目标是专业方向理论夯实,初步具备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四年级进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主要课程是实际项目课程,包括企业项目与学校科研项目两类。毕业设计通过,修满学分者可以取得学士学位。四年级全部在企业授课,以企业师资为主,高校师资为辅。主要培养目标是整合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形成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形成动漫相关项目原创、设计与制作、运营与管理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