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和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会各界都进入了网络化的建设中,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2012年9月,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把“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工作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其中三通即“网络宽带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应用普及是“十三五”期间重点要推动的项目,它基本形成与学习型社会建设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网络学习空间是基于实名制的网络教与学环境的个性化应用,它的应用推动了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了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多元互动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国家及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山西省出台了《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人人通”试点实验项目实施方案》,很多学校都积极参与到“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实践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本文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出发,深入分析归纳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并通过调查山西省临汾市某高中网络学习空间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影响其发展和应用的因素,并设计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案例。本文运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网络学习空间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教学效果进行梳理和归纳。本研究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对网络学习空间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介绍了本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章阐述了与网络学习空间相关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基础,为下面调查分析与案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章主要是介绍了高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第四章是对山西省临汾市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方案设计、数据收集与析、得出结论,并为网络学习空间的改进和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提供依据;第五章是在前几章的基础上做出的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案例设计;第六章是对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反思、展望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