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定点突变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renale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简称CLA)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天然脂肪酸,CLA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亚油酸异构酶可将亚油酸转化为生物活性的CLA。目前,亚油酸异构酶的结构和性质的研究以及利用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对亚油酸异构酶进行有效地改造已成为热点。但是在微生物发酵生产CLA的代谢途径和机理方面研究甚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实验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 plantarum P8)基因组为模板,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测序鉴定后,再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中,双酶切鉴定表达载体pQE30-LAI成功构建。  用http://www. ncbinlm.nih.gov/blast和vecterNTI等软件工具对亚油酸异构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酶关键氨基酸,预测结果确定亚油酸异构酶的必要氨基酸为193位苯丙氨酸,将其定为突变位点,改变578位碱基T为C,将苯丙氨酸极性氨基酸突变为非极性氨基酸丝氨酸。  设计突变引物,以重组质粒 pQE30-LAI为模板,用Transgen公司开发的QuickChange定点突变试剂盒进行定点突变,成功构建突变载体pQE30-F193LAI。  突变前后的亚油酸异构酶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分别用提取的粗酶和菌体直接催化测定酶活力,酶催化的结果分别为野生型1999.79 U/ml,突变型1564.53 U/ml,菌体催化的结果分别为野生型117.11 U/ml,突变型87.96 U/ml。两种结果均表明,重组菌pQE30-LAI的酶活力大于突变后重组菌pQE30-F193LAI,表明突变体表现出了酶活被破坏的特性,193 Phe位点在酶的催化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表达的野生型和突变型的酶提取后检测,结果表明,野生型和突变型均有68KD的条带,说明亚油酸异构酶均得到表达。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不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采取具体的措施加强理论知识和生物实验以及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092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较强,实验较多的学科。
高分子材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作为传统材料的替代品,生物降解材料,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作为一种环保类可生物降解材料,在使用废弃之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分解并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