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歌辛流行歌曲的创作特性解析与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音乐创作在电影业发展的带动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流行歌曲,二十世纪初期由于特殊的历史因为和地理环境,当时的上海成为了中国流行歌曲的源头,第一首流行歌曲的曲作者黎锦晖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史上最重要人物,他以流行歌曲开山鼻祖的身份,使流行歌曲成为了中国音乐的新形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众多成果之一,为中国流行歌曲走进现代拉开了序幕。继黎锦晖以后,有很多音乐才子纷纷投入到流行歌曲写作当中,如陈歌辛、黎锦光、姚敏、李厚襄、严个凡、严华等人,其中陈歌辛是当中颇为重要的曲作者,在陈歌辛的作曲生涯中他创作了二百多首流行歌曲,其中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成为了第一首被外国人翻唱的中国作品,除此之外他的其他流行歌曲流传至今,影响广泛,许多歌曲成为了中国流行歌曲的经典之作,如《夜上海》、《恭喜恭喜》等。   陈歌辛的流行歌曲题材广泛、旋律优美,他的创作主要借鉴西洋作曲技法,同时又充分突出了中国民族风格,受到了我国群众的喜爱,在陈歌辛自身的音乐思想里,就有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他将这种碰撞体现在了自身的音乐创作中:西洋音乐的外衣、中国传统的旋律和诗词的骨子,这两个元素在陈歌辛的笔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本文以中国流行歌曲作曲家陈歌辛的流行歌曲为研究对象,着重对他的流行歌曲创作特性进行叙述、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来看陈歌辛的流行歌曲创作对当今我国流行歌曲的健康发展的启示。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电影音乐已经俨然成为电影文化产业中一支迅猛发展的新生力量,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决定一部电影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对整部电影的情节起到渲染和推动作用的电
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在他的自传性作品《伊斯坦布尔》中讲述他在伊斯坦布尔这座忧伤城市中成长的点点滴滴,将这座博物馆式的失落帝国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对于帕慕克而言,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充满历史遗迹的城市,它略带忧伤,也时刻侵染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见证者,更是渗透进这位文坛巨豪的身体与灵魂中。但在公元4世纪至13世纪的一千年里,它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是世界瞩
期刊
本论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非洲电影的平台。沿着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初的这条时间轴,文章为我们再现了非洲电影的开端并以划分不同发展阶段的形式让我们了解了非洲电影
期刊
本文将对动画片中常见的“四人组”角色设置模型进行研究,通过对具体文本的个案分析进行研究和说明。首先分析动画片“四人组”即主角、女性、助手和小丑的基本组成形态及各个
期刊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钢斜拉桥,其主塔钢混结合段在国内首次创造性地采用“钢筋混凝土棒剪力键群”作为传力连接器,本文主要介绍南京江第三大桥主塔钢混结合段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