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定价问题一直是金融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早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单时期的静态模型,不能解释股票市场的市值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而标准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虽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实证结果却得不到支持。因此,改进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另一方面,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欧美股票市场,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致力于研究改进的条件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中国A股市场的解释能力。由于货币政策能对股票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分别以货币政策指标(M0增速、M1增速、M2增速和信贷增速)构建条件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1)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股权溢价问题;(2)条件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否能解释A股市场收益率和Fama-French投资组合收益率;(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金额支出能否衡量人均消费水平。
本文首先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市场季度收益率,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无条件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以货币政策指标为条件变量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条件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能解释股票市场的收益率,而分别以M1增速和信贷增速为条件变量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解释了A股市场的收益率,模型的主观贴现因子和相对风险厌恶水平的估计值与实际相符,模型不会产生股权溢价问题。本文还构建了25个Fama-French股票组合对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研究,实证检验方法为两阶段截面回归法。本文研究发现,中国A股市场存在市值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两阶段截面回归法的结果表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无条件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能解释股票组合的截面收益差异,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和以货币政策指标为条件变量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能够解释这种截面收益差异,其中M1增速为最合适的条件变量。本文的实证结果同时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能够衡量人均消费水平,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支出不适合作为人均消费的衡量标准。
本文的结论为:以货币政策指标为条件变量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能够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市场收益率以及市值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该模型不会产生股权溢价之谜,其中货币政策的最合理指标为M1增速。其主要原因为:风险溢价具有时变性特征,而以货币政策为条件变量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能够刻画这种特性,合理反映消费者风险厌恶水平的变化。
本文首先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市场季度收益率,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无条件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以货币政策指标为条件变量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条件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能解释股票市场的收益率,而分别以M1增速和信贷增速为条件变量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解释了A股市场的收益率,模型的主观贴现因子和相对风险厌恶水平的估计值与实际相符,模型不会产生股权溢价问题。本文还构建了25个Fama-French股票组合对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研究,实证检验方法为两阶段截面回归法。本文研究发现,中国A股市场存在市值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两阶段截面回归法的结果表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无条件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能解释股票组合的截面收益差异,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和以货币政策指标为条件变量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能够解释这种截面收益差异,其中M1增速为最合适的条件变量。本文的实证结果同时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能够衡量人均消费水平,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支出不适合作为人均消费的衡量标准。
本文的结论为:以货币政策指标为条件变量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能够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市场收益率以及市值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该模型不会产生股权溢价之谜,其中货币政策的最合理指标为M1增速。其主要原因为:风险溢价具有时变性特征,而以货币政策为条件变量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能够刻画这种特性,合理反映消费者风险厌恶水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