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参与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参与”已经成为新课改进程中对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诉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现状并不理想,存在着参与不积极、参与水平较浅等显著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如何针对学生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策略,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研究以数学学科为背景,以新乡市S小学为例,对新乡市S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参与的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分别从行为、认知、情感三个方面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参与的现状,发现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参与缺乏主动性、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学生参与的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形式程序化、学生认知参与水平较浅、学生参与存在消极情绪体验。根据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参与的因素,从学生、教师、课堂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其中学生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以及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教师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课堂“软环境”(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和课堂“硬环境”(班级规模、硬件设备)。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存在的问题,综合其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促进学生参与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能力、强化教师技能、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改进课堂评价、构建和谐课堂、营造优良环境等。
其他文献
目前,追求教育的公平性是教育发展的一大需求,人们在对起点公平越来越关注的同时,更不能忘了重视过程中的公平。过程公平又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因此课堂教学承担起了公平重任。课堂教学不公平也在不断地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不公平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这就必定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改善课堂教学公平程度,其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本研究以笔者实习所在的河南省郑州
学位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立德树人的价值,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可持续性动力。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加强师德建设,有助于改善师德风貌,改进教师队伍,更好地实现教师职业道德的立德树人价值,为学生的道德生命提供精神福祉。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师德评价是确保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校教育质量的价值引导和底线约束。本研究从教师教育情怀与职业信念、教师专业理解
学位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教材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新课改的有效实施。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呈现“一纲多本”的繁荣景象,“综合与实践”在不同教材中出现不同的编写特色,本文以具体体现“综合与实践”领域知识的人教版“数学广角”和北师大版“数学好玩”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比较法,从两版教材的内容层面、呈现方式和评价方式三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分析各自教
学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是现在临床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救治最重要措施之一,极大地降低了ACS患者死亡率。但随着PCI的普遍使用,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不良事件的发生,应对PCI术后伴随不良事件及不适症状的情况,中医药治疗可发挥独特优势,该文对近些年来PCI术后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PCI术后的患者临床预后改善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期刊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自觉将内在职业规范转化为职业行为的一种状态,也是教师逐渐认可教师角色的一种过程,包含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倾向以及外部支持五个因子。借鉴以往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成果,以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研究方法、调查
学位
<正>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入改革,大单元教学在各个课堂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更是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途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数学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和构建策略,以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最终促进学生实现良好的数学发展。研究和分析数学教材不难发现,很多数学知识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严谨联系和逻辑关系。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以碎片化的形式呈
期刊
中国社会有着悠久的慈善文化传统,并且这种文化传统也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真善美的品质当中。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社会已经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它们改变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高校教育基金会。它承担着高校多元化、多渠道办学经费和传承中华传统慈善文化的重要使命,在中国社会已经扎根并发展了二十几年,其中很多高校教育基金会也
学位
高质量的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证,而高质量的教师要具备持续的学习能力,彰显教师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表征是教师阅读。当今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对教师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提升学习力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给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人们希望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能持续学习,不断充电。阅读是提升教师学习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中教师阅读的缺失,令人不得不反思阅读本身。以
学位
近年来,教育领域开展了众多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倡导学生应该改变学习数学的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即通过深度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但是,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依然是简单记忆和浅显理解,造成许多的浅层学习现象。因此,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就成为目前一线数学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以学生问卷调查和作品分析的方式调查小学高年
学位
以新时代教育改革视角观察学校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场所——教室空间,其不仅是物理建构的基本元素,也是德育功能的建构载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认知发展、价值塑造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无论何种教育活动,必然在相应的教育空间内开展,因此本文以教室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德育价值出发,通过社会学研究范式,对教师空间内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访谈,试图通过定量与质性相结合的方式管窥当代教育空间的种种形态,以空间与德育为研究起点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