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燃料电池电动车富氢气体中CO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4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洁高效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电动车的首选电源。甲醇作为液体燃料,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低碳含量以及便于运输和贮存等优势成为最有希望的高携能燃料。甲醇通过催化转化即时产生氢气,可以有效地解决氢能利用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将其作为燃料电池的氢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受重整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的限制,使得重整气(富氢气体)中含有0.5~2 vol%的CO,CO极易使PEMFC的阳极Pt催化剂中毒,导致电池性能显著下降,因此必须将富氢气体中的CO含量降到100ppm以下。在对富氢气体中CO进行去除的常用方法中,选择性氧化去除CO是一个低成本且简单易行的方法。 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O-CeO2-ZrO2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TPR、SEM和TG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催化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研究发现,制备条件对CuO-CeO2-ZrO2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很大。Cu含量(摩尔分数)15%,Ce:Zr=9:1为CuO-CeO2-ZrO2催化剂的最佳组分配比。催化剂选取柠檬酸作为络合剂,并当柠檬酸和硝酸盐的摩尔比率为1.75时,催化剂CO转化率和选择性高于其他催化剂。催化剂在550℃焙烧,pH为8~9之间制备,可以获得最佳的催化性能。 实验中所采用的CuO-CeO2-ZrO2催化剂未经任何预处理,仍在较宽的温度区间保持较高的CO转化率和选择性,满足燃料电池对出口CO浓度的要求。考察反应的工艺条件发现,反应气中氧气的进入量λ=3,气体空速确定为10000h-1,反应温度在140~190℃时CO氧化催化性能较佳。 通过CuO-CeO2-ZrO2催化剂的稳定性试验认为,反应气氛中是否含有水蒸气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催化剂在经过100h的连续反应后,CO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XRD、TPR、SEM、TG研究发现,不同的制备条件会导致CuO-CeO2-ZrO2催化剂的形貌和Cu物相在CeO2-ZrO2上的分散度不同,进而影响其催化性能。嵌入CeO2晶格中的CuO含量减少及CuO、CeO2颗粒变大是造成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石斛是当前国际花卉市场上最重要的花卉之一。金钗石斛为春化型植物,即必须要有一定的低温处理才可以开花。本文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低温处理
本文对中水回用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中试试验研究了超滤用作反渗透的预处理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表明:城市二级生化出水的超滤膜产水的SDI值可以达到
非球形粒子有着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光学、催化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有机硅氧烷为单体,合成出一系列球形和非球形的功能化聚硅氧烷
本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eO2负载的Mn催化剂、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Ce-CA催化剂,通过改变Mn/Ce比、柠檬酸量、焙烧温度等,以甲烷燃烧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结
论文一,MarieUnna型遗传性少毛症致病基因的识别及功能研究   MarieUnna型遗传性少毛症(MarieUnnahereditaryhypotrichosis,MUHH;MIM146550)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