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对准备能力关键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r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频发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等,不仅威胁到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严重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政府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主体和主导力量,其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应对。而应对准备是政府管理过程的首要阶段,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强弱关系到能否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管理、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进行政府应对准备能力关键指标体系的研究正是为衡量这些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有效提供了重要评估手段,对于提高政府应对准备效率,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给社会和公众带来的危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对准备能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分析框架的构建、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关键构成要素的确立及修正、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关键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验证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分析框架的构建  本文以胜任能力、应对准备职能和可行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分析框架。将能力分为表层能力与里层能力,提出了政府应对准备的“表层——里层”能力分析框架。依据所构建的分析框架,本文界定了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概念,突出强调了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可行属性。  (二)中国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关键构成要素的确立及修正  本文基于所构建的分析框架,采用个案研究法,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两个典型案例,首先分析了美国、日本和俄罗斯政府应对以上事件的政府应对准备职能和具体措施,以及在应对准备过程中表现的表层能力和里层能力,最后得出国外典型国家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构成要素。其次,为了获得中国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关键构成要素,本文通过专家法对国外典型国家政府应对准备能力关键构成要素进行修正,最终得到了中国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九项要素,其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保障能力、应急预案建设能力、法制建设能力等。  (三)中国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关键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验证  本文根据最终确立的中国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关键构成要素,设计了具体的政府应对准备能力的关键指标体系。为了验证这些指标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本文以湖北省地方政府相关责任机构为调查对象,采用非概率抽样发放调查问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指标筛选和指标重组,最终确定了政府应对准备能力关键指标体系,其主要包括地方机构的建立、办事机构的建立、应急预案的宣传、应急预案的演练等27项关键指标。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等问题,通过维护加固老建筑等措
期刊
印度一年中各种节日多如牛毛,洒红节是其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类似于西方的狂欢节,其本质就是让全民尽情释放压力,享受快乐,可以说是印度最充满激情和最具生命力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印度人最喜欢说:“如果春天已经来临,荷丽(即洒红节)还会远吗?”  3月下旬去印度的游客非常幸运,正好可以赶上一年一度的洒红节,感受一个激情奔放、活力四射的印度,一个充满色彩的国度。迎接春天的到来  洒红节是印度最著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