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延安市枣园社区2016年度、2018年度参与筛查的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要素评定,以2016年度筛查数据为基线,了解该社区2018年度参与筛查的总人群、同一人群及高危人群脑卒中危险要素动态变化情况,评估干预效果,为今后该社区人群脑卒中预防及针对性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卒中数据中心”整群抽取2016年度、2018年度该社区参与筛查并符合标准的人群,对2年度参与筛查的总人群、同一人群及高危人群进行人口学信息描述,比较高危人群同一性别分层,年龄分层及危险组分层危险要素检出率及相关实验室数据在两年度的动态变化,评估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效果。结果:1.基于2016年度筛查数据,2018年度总人群、同一人群低危分布人群占比明显降低,中高危分布人群占比升高(p<0.05)。2.2018年度总人群中高血压病、糖尿病、缺乏运动检出率较2016年度总人群升高,明显超重或肥胖、吸烟检出率降低(p<0.05)。同一人群缺乏运动检出率在2年度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危险要素检出率变化趋势与总人群一致。3.高危分布人群人口学信息:2016年度高危分布人群女性占比多于男性(55.47%VS 44.53%);60-69岁人群占比最多。2018年度高危分布人群男性多于女性(52.50%VS 47.50%);50-59岁年龄段人群占比最多。2年度高危分布人群均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居多,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为主,医保类型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结合2年度数据,影响该社区高危分布人群的前四位危险要素是高血压病、缺乏运动、明显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5.男性组高危分布人群2018年度高血压病检出率较2016年度升高,血脂异常、吸烟史、脑卒中家族史及既往脑卒中检出率较前下降(p<0.05)。女性组高危分布人群2018年度高血压病检出率较2016年度升高,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及既往脑卒中检出率较前下降(p<0.05)。6.中年组高危分布人群2018年度高血压病检出率较2016年度升高,脑卒中家族史及既往脑卒中检出率较前下降(p<0.05)。老年组高危分布人群2018年度高血压病检出率较2016年度升高,血脂异常、既往脑卒中检出率较前下降(p<0.05)。7.2016年度危险要素≥3项高危分布人群组血脂异常、明显超重和肥胖、缺乏运动等危险要素检出率均高于TIA/卒中组(p<0.05);2018年度危险要素≥3项组高危分布人群吸烟、血脂异常、明显超重和肥胖、缺乏运动等危险要素检出率均高于TIA/卒中组(p<0.05)。8.2018年度危险要素≥3项组高危分布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较2016年度降低,高血压病检出率较前升高(p<0.05);TIA/卒中组高危分布人群血脂异常、缺乏运动检出率较2016年度降低,高血压病检出率较前升高(p<0.05)。9.2018年度危险要素≥3项组高危分布人群的血压均值、HDL-C水平高于2016年度,TC、LDL-C的水平低于2016年度(p<0.05);TIA/卒中组高危分布人群的BMI、血压均值、HDL-C水平高于2016年度,TC、LDL-C的水平低于2016年度(p<0.05)。10.危险要素≥3项组高危分布人群颈部B超异常检出率在两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22%VS 59.10%,p>0.05);2018年度危险要素≥3项组高危分布人群颈部B超不规则,低回声、混合回声斑块检出率高于2016年度,内膜增厚,管腔狭窄,规则、强回声斑块检出率低于2016年度(p<0.05)。2018年度TIA/卒中组高危分布人群颈部B超异常检出率高于2016年度(83.87%VS 65.67%,p<0.05);2018年度TIA/卒中组高危分布人群颈部B超多发、不规则、低回声、混合回声斑块检出率高于2016年度,内膜增厚、无斑块率、规则斑块、强回声斑块检出率低于2016年度。结论:1.高血压病检出率显著升高,成为该社区高危分布人群脑卒中防治的首要危险要素,提示高血压认识及控制欠佳。2.高危分布人群颈部B超易损斑块检出率升高,提示斑块破裂脱落导致脑卒中的风险增加。3.高危分布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下降,TC、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说明血脂控制干预效果显著。4.与TIA/卒中组高危分布人群相比,危险要素≥3项组高危分布人群对健康生活方式干预重视不足,整个人群应继续加强脑卒中防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