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材料的初步研究从储氢到储锂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yuxin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材料具有孔道结构多样性、表面活性高、可调控性强、比表面积高、导电性能优异、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电化学电池电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碳材料还被广泛认为是载氢和载硫的理想材料。碳材料的电化学嵌氢已经被证明是在室温条件下简单高效的储氢方法。有序介孔碳拥有规整的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化学惰性以及导电性等多种特性,成为目前硫碳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但是析氢反应带到来的嵌氢库伦效率低,“穿梭效应”导致的循环稳定性稳定差等问题制约着两者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原位电化学还原法制备了Pt和活性炭材料的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测试,Pt很好的分散在活性炭材料的微孔结构中,金属Pt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通过氢原子在Pt纳米粒子表面的欠电位沉积和随后的氢从Pt纳米粒子表面向碳材料“溢流效应”促进活性炭的电化学嵌氢过程。运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法对其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中金属Pt的质量分数约为10 wt%,活性炭的电化学嵌氢动力学有了显著的提高,嵌氢库伦效率远远高于未经Pt负载的活性炭电极,表现出更高的性能。2.通过一步法在水溶液中合成具有高度有序的氮掺杂介孔结构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基碳材料。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3,5-三甲苯,引起介观结构的转变,分别得到具有体心立方(RF-1)和二维六方(RF-2)的介孔材料,两种碳材料经过KOH活化后比表面积增大为1344和1857 m2 g-1并维持了其介观结构的有序性,并分别以它们为导电载体制备了硫/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介孔碳基体均可以有效抑制多硫化锂中间产物的溶解流失,从而使复合硫电极在循环过程中表现出高达100%的充放电库伦效率。有序介孔碳RF-2-A因具有孔容高,比表面积大,孔道结构长等孔结构特征,以之为基体的复合硫电极与RF-1-A相比不仅硫的负载量高,而且比容量大、循环性能好。硫含量为70%的RF-2-A/S复合材料,极片载硫量为2 mg cm-2时,在0.2 C倍率下循环100圈,仍然保持504.5mAh g-1的可逆容量。并且探究了电解液的添加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3.采用氢气还原K2PtCl4在介孔碳(RF-1/RF-2)表面负载Pt纳米粒。介孔碳表面的Pt对多硫离子具有一定的原位吸附作用,而且能够催化长链多硫化物和短链多硫化物的转换反应,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反应动力学。硫含量为50%和60%的RF-1-A-Pt/S复合材料在0.1 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105 mAh g-1、881 mAh g-1,硫含量为60%和70%的RF-2-A-Pt/S在0.2C倍率下循环100圈,容量保持率为61.4和67.9%。
其他文献
<正>一、概述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是一组异质性肿瘤的统称。这类肿瘤起源于胚胎时期原始消化管(前肠、中肠、后肠)分化而来的器官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介绍了国外及我国石油钻机用塔形井架、A形井架、K形井架和桅形井架等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在对各类型井架结构特点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井架的若干设想:淘汰
我们通常将新生的专业认知界定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针对建筑装饰专业高职新生专业认知状况进行了"学生的志愿报考情况"和"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两
<正> 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1931年9月生于开罗,1957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先后担任过埃及经济发展组织高级经济专家(1957—1960年),马里政府计划
根据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的情况,来对有关数据进行研究,以此讨论非遗产数据库的创建工作。并对地方高校图书馆非遗数据库的个性化建设和服务相关的新生入学
<正>改革十年来,全国农信社从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内控检查执行力、案防与内控文化等方面入手,构建卓有成效的内控与案防机制,为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稳健发展提供了保障案件
<正>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内控制度,但不管其有多严密,仍存在从内部、外部或内外勾结而"破窗"的问题。要将"人人可能作案"转变成"人人主动防案",把银监部门花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农村多见.经口及呼吸道吸入进展迅速。如果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很高,本文阐述了急性有机磷中毒有机磷毒作用机理的研究,关于三个时相
科学价值中立说从关于事实与价值的"自然主义谬误"理论出发,经过科学价值负荷说的洗礼,从简单地由科学的真理属性否定其价值属性,走向了认为科学的认知价值,以及在科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