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监测一直是保障设备安全性的重要一环,轴承作为各种机械设备的重要零部件也要设计相应稳定可靠的监测系统来满足需求。传统监测系统由于采集数据量较大,传输数据时容易产生数据拥堵和能耗问题。此外,传统监测系统通常为单向数据流,且通用性较差,功能也较为单一。一种可行的方案是通过多处理器和多网络结构进行数据降维和算法逻辑分层,在边缘网络系统中完成采集处理和故障诊断后分别将结果传输给云端网络。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状态监测的超声导波网络化携能数据传输理论及方法研究”(批准号:5197506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维融合感知智能轴承基础原理与方法”(2019YFB2004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监测一直是保障设备安全性的重要一环,轴承作为各种机械设备的重要零部件也要设计相应稳定可靠的监测系统来满足需求。传统监测系统由于采集数据量较大,传输数据时容易产生数据拥堵和能耗问题。此外,传统监测系统通常为单向数据流,且通用性较差,功能也较为单一。一种可行的方案是通过多处理器和多网络结构进行数据降维和算法逻辑分层,在边缘网络系统中完成采集处理和故障诊断后分别将结果传输给云端网络。同时云端网络作为远程控制端,除了进行数据存储和显示外,还能对边缘设备进行参数更新和功能配置,云边协同完成整体轴承的监测功能。本文首先从系统的需求出发对整体系统架构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基本的硬件选型和相关的网络协议;设计了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和终端设备与中继设备间的指令交互协议,根据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的功能设计了对应的嵌入式软件逻辑,实现了终端设备数据采集和降维处理功能、中继预报警和故障诊断功能以及网络数据上传功能等。故障诊断方法主要用于识别轴承状态及故障程度,在PC端确定模型参数后植入边缘设备中。在多维特征中选择分类能力较强的特征作为模型输入,采用了交叉验证的BP神经网络分类算法并通过多模型融合决策得到最终的诊断结果,在实验中有较高的准确率。云端主要由部署在阿里云的远程服务器和数据库组成,通过搭建服务器逻辑架构实现边缘网络数据存储、OTA远程控制、数据可视化和相关的交互功能。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轴承云边协同监测系统,主要创新在于:使用多处理核心和多层分布式算法结构提高了处理效率,将故障诊断移植至边缘网络提高了实时性;提出了适用于监测系统的特征提取和故障诊断算法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提出了特有的中继预报警算法逻辑提高报警的可靠性;设计了云端控制系统和指令交互协议,使系统能够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设计了相关的远程服务器架构,提供了良好的交互界面和数据可视化功能。最后设计实验并验证了监测系统的功能。最后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总结,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凭借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送出工程。然而,海上风电MMC-HVDC并网系统属于典型的电力电子化输电系统,受异构化装备互联及多时间尺度控制器相互作用的影响,系统可能出现现象复杂、机理多变的宽频振荡问题,严重威胁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为提高系统的
温室效应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已从317.1 ppm(1958年)上升至416.75 ppm(2021年),CO2浓度升高带来了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和海水酸化等环境问题,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经济且稳定的碳捕集方法将CO2捕集起来十分有必要。气体水合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碳捕集技术,具有安全、清洁和低成本的优点,其发展前景非常大。如何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缩短诱
端曲面齿轮副复合传动机构是一种新型齿轮复合传动机构,用以实现空间相交轴间变传动比输出,在传递切向力矩的同时传递轴向力,实现复合传动。由于需要通过弹簧实现往复移动,端曲面齿轮复合传动过程中存在齿面滑移和偏载现象,使得齿轮副工作中易磨损,承载能力和可靠性下降。为此,本论文从齿轮副轮齿修形角度,对端曲面齿轮副复合传动中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进行齿面修形设计,结合齿面包络加工原理和圆柱齿轮齿向修形方法,建立端
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由于水中含有悬浮物及胶体状态的微粒物,产生浑浊的视觉现象,其浑浊度称为浊度。浊度是表征水的质量指标之一,根据最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一般不超过1NTU。目前,市场上以哈希公司为主的国外浊度仪占主流,国产浊度仪在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测量精度上
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是深入分析复杂流动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研究对象的复杂化、精细化,采用传统CFD仿真计算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计算资源,特别是在参数优化、控制等研究设计中,需要在设计参数域内进行多次仿真计算,其时间成本更是不可接受。因而复杂流动的模型降阶逐渐成为力学、机械、航空航天等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缺乏以及温室效应的加剧,使得生物柴油受到了广泛关注。微藻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及较快的生长速度、生长周期短、不与农作物争耕地等诸多优点,因而在生物柴油生产中具有优势地位,提高微藻的油脂产率对微藻工业化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以筛选得到的链带藻(Desmodesmus subspicatus CD1-1)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聚乙二醇(PEG)介导的渗透压胁迫对藻细胞生长及油脂合成的影响;利用
绝缘油是变压器等充油电气设备中重要的绝缘介质,在电场、热场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会产生水分、有机酸等老化产物。水分和有机酸会发生协同作用加速绝缘油电气性能的劣化,严重威胁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绝缘油进行净化处理可有效降低变压器的故障概率,减少运行成本和环境污染。目前的绝缘油净化方法存在处理流程繁杂、净化效率不高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向聚偏氟乙烯(PVDF)中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纳米颗粒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化石能源从储量看已经走到了末路,需要大量清洁能源取代原有的化石能源。光伏、风电等分布式发电技术由于自身的绿色低碳,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并网逆变器作为新能源发电与电网的关键接口设备,具有电能转换的关键作用,因而其性能的优劣对于并网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电网的安全可靠具有重要影响。大规模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会使多逆变器并网并联,电网阻抗的存在、逆变器系统参数的差异使得系统分析更加
镍基高温合金由于其良好的材料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制造中,但由于其塑性高、导热系数低等材料特性导致了叶片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精度难以保证。多轴数控砂带磨削是一种柔性的加工方法,能够实现复杂曲面的高表面完整性加工,故而常常用于航发叶片精密加工的领域中,对于提升叶片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精度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目前难以实现叶片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精度的协同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GH4169
使用二维CT图像与设计模型通过比对进行工件制造误差检测时,必须知道CT图像在设计模型中的位置,该位置的确定往往需要在工件上找到一个和设计模型相匹配的基准位置,为获得高精度检测结果通常需要对工件的基准进行精加工处理,而如果之后检测出工件不合格,所有精加工将前功尽弃,浪费加工时间和成本。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无须确定工件基准位置,通过2D-3D配准,自动搜索与CT图像相匹配的设计模型来完成工件制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