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刑事司法程序,是出于保护少年的目的,针对少年身心的特殊性而建立的一种专门诉讼程序。我国尚未从国家立法层面建立专门的少年司法程序,现行的少年刑事司法的程序依据主要是司法部门的司法解释。这些解释在我国少年司法程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国际标准和法治国家的立法有一定差距。本文旨在对少年刑事司法程序的模式、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制度以及具体的程序设计等做一整体研究,以期对我国少年司法程序的立法完善和制度健全有所裨益。本文主要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关注我国正在进行的相关试点改革,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进行分析借鉴。全文共七章。第一章介绍了各国刑事司法意义上的少年和少年犯罪,对我国相关概念行了界定,并对少年刑事司法程序的法律思想发展和立法趋势以及特征进行了初步的介绍。第二章是少年刑事司法程序的比较考察。对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少年法庭模式、以瑞典为代表的儿童福利委员会模式比较考察,对少年刑事司法的国际标准进行了研究。从中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发展趋势。第三章是少年司法程序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在本章中笔者探讨了现代少年司法程序建立的三个理论基础。一是国家亲权理论;二是“儿童宜教不宜罚”的特别保护的理论;三是以实证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的近代刑罚教育刑论。同时通过对少年司法程序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少年刑事司法程序的基本价值取向:保护少年的尊严与自由;强调少年福祉;注重少年的未来;追求实质公正;少年与社会双保护。并对这些理论和价值进行了论述,说明。第四章是我国少年司法程序的宏观构想。主要包括少年司法程序的基本目的,原则和制度以及专门司法组织的健全。建立少年司法程序的基本目的是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建立保护性的少年刑事司法程序,基本原则是双保护原则;减少司法干预原则;诉讼不公开原则;迅速简约原则。少年刑事司法程序的基本制度包括:社会调查制度;合适成年人制度;辩护制度;司法转处制度。笔者对这些原则、制度的概念、内容、理论依据以及表现形式都进行了研究。第五至七章是对少年司法程序的宏观构想下的具体程序,按照审前程序、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的模式进行研究。在各程序阶段,笔者选取了富有少年司法代表性的问题和当前试点的热点问题加以研究。第五章审前程序。审前程序包括侦查和审查起诉程序。侦查程序中,笔者对少年刑事司法的侦查的立案、传唤、讯问、羁押和保释、侦查中的分流进行了探索。对审查起诉的会见制度、分案制度、不起诉制度和缓起诉制度进行了研究。第六章审判程序。研究内容包括:少年审判组织;适合少年审判的氛围,少年审判中的保护性制度,少年审判中的教育,暂缓判决制度。第七章执行程序。主要研究了执行的目的和原则、监禁刑的执行、社区矫正制度、刑事污点取消和限制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