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ffects of 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export in ASEAN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l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两个国家和企业来说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FDI)都非常重要。对跨国公司来说,出口可以开拓新的市场,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使跨国公司绕过贸易壁垒,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同时,跨国公司可以顺利地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作用,FDI可以促进跨国公司的成长和转型,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产业升级。然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关系是还没有确定的结论。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和减少出口贸易,另一些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本国中间产品的出口。其他学者又认为,替代效应和促进效应都存在于不同的行业和国家。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在2010年,已正式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到两倍左右,FDI流量增加1.77倍。在本文中,将探讨中国对东盟的外直接投资促进出口或出口替代的问题”。本文主要的内容包括外文献的综述、分析了出口贸易和FDI的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  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影响的五种类型,本文分析了贸易创造:从生产线的正效应,资本设备和中间产品;通过外贸公司开拓市场的积极作用,销售网络和服务;负出口替代效应对海外公司的竞争带来的技术扩散引起的;技术溢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由东道国的就业造成了收入创造积极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不同出口的传导机制的影响。市场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导致贸易的收入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在建设初期,导致海外企业成熟后替代了效应出口;由于生产效率的垂直整合,寻求海外投资、出口国、生产国、组装和销售国家等,市场扩张效应与贸易创造效应同时造成。资源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导致从采矿设备从母国进口贸易创造效应、出口替代效应,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当地的资源和市场的利用。  膨胀效应将发生如果企业船舶资源回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技术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容易获得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并导致影响技术溢出。不管对外直接投资是有什么原因来的,它们都带来新就业和收入给当地人。此外,根据FDI和出口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东盟出口效应的传导机制。然后,基于量数据,建立了引力模型,其中包括人均GDP、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通信基础设施等变量。进行数据的回归分析后,提出结果是,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促进了出口贸易增产。每1%中国FDI的增加可以使0.173%的出口贸易增加。此外,本文选择了变系数模型检验统计量的使用与个人的出口影响的差异。最后,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现如今,世界经济已进入了非物质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逐渐取代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产业结构的重心逐渐向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等偏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近年来更有牵一发动全身之势。2011年以来,全球贸易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如何维持贸易的增长成为热点话题。自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要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十三五规划更是将提高贸易质量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贸易质量与贸易增长问题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贸易质量水平如何,中国在质量维度上居于世界贸易何种地位,贸易质量取决于
我国国债市场在2013至2017年间经历了牛市和熊市,在此期间,货币政策在改变,利率风险也逐渐加剧。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投资者,都需要了解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现状,并使用相关手段或工具来管理或控制风险。因此,选择合适的波动率与相关性模型,用以分析10年期国债期货是否具有价格发现和管理利率风险的市场功能变得十分重要。基于10年期、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和国债ETF的日交易数据和5分钟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
近年来,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份额呈下降趋势,与国际一般水平相比较,下降程度更为显著。劳动份额的降低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党和政府已经把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