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学习与研究,笔者发现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于方的运用很有特点,在仲景“以演其所知”思想的指引下,本研究之目的皆在将仲景对于方的运用体系整体化,系统化,规律化,对于后世著名医家对此规律的运用进行整理,并归纳总结,从而力求构建现代中医临证方用的三大体系(单方运用体系、两方合用体系、多方配伍体系),并使之更趋完善。力求对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创新,添砖增瓦。方法:通过对《论》中仲景用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划分其方的不同分类与结构特点,最终确立仲景临证方用的三大体系。单方运用体系划分为本证本方(主要集中在《伤寒论》六经主证,以及《金匮要略》中“专病专方”的使用)以及单方加减使用两个方面。单方加减之使用可分为单方加用(单方药物加味使用,单方药量加量使用,单方药物加味、药量加量同用),单方减用(单方药物减味使用,单方药量减量使用,单方药物减味、药量减量同用),以及单方加、减同用(单方药物加减同用,单方药量加减同用,单方药味、药量加减同用)三种方式。两方合用体系的划分,仲景在《论》中有关于两方合用的明线与暗线之论述。仔细分析揣摩,笔者发现有20余处之多。《论》中仲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多方配伍的案例和论述,但是通过对复杂性病证和其所属方的研究与分析,并对仲景所用方进行拆分与组合,进行深入探讨与对比分析后得出许多多方配伍的雏形。有关后世医家的案例运用,划分为古代医家与近现代医家两个部分,古代医家部分主要以北京中医学院1964年任应秋先生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所载医家为主,但也不尽然。近现代医家部分主要选取《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所载著名医家之案例,但是同时亦选用虽不在其列,但是在中医临证中对三大方用体系有着重要贡献与发展的医家案例。通过诸多名家对这三大临证方用体系的运用与发展,佐证了中医临证中对于方的运用实不出此范围。结果:仲景临证三大方用体系的确立,为后世中医临证用方确立了典范。从研究显示,仲景对于单方的临证应用趋于成熟;两方合用已有很大的发展;而多方配伍的应用渐露雏形。通过后世医家对此三大方用体系的临证应用,可以看到笔者提出的这三大仲景临证方用体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中医临证自身发展的需要。单方运用体系是中医临证应用的常态,而两方合用体系、多方配伍体系则是常中之变,三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结论:从仲景对于方的临证应用以及后世众多著名中医临证中对于这三种临证方用体系的应用来看,中医学对于方的应用实不出此范围,这种方用体系的划分是合理的,可行的,而且简单明了,有纲举目张,执简驭繁之效。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对于构建中医临证方用体系贡献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