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从农村到城市,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革.这些变化,不仅反映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上,也反映在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上.该文选取社会称谓,这一最能反映社会变化的汉语词汇家族成员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背景下新出现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几百个社会称谓词进行总结和分析,来观察社会对语言的影响以及语言和社会的共变和互动关系.在研究方法上,努力做到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相结合,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并重.在广泛搜集占有资料的同时,既对该时期各个领域的社会称谓做概貌描写,又对某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性称谓进行穷尽式的深入研究,弄清其来龙去脉,挖掘深层蕴涵,分析造成称谓发展(产生、消亡、词义的发展)的社会方面的原因,通过典型实例反证一般规律和本质.该文的行文结构,依照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脉络,在第一章概述完该选题的性质和意义后,第二、三、四章分别从农村、城市、贸易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入手,将称谓进行组织和分类,力求凸现词汇作为社会生活的"活化石"特征,透过称谓,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出社会生活发展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