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作为一种可以从语文课堂中获得,且伴随人之一生的能力,一直以来备受重视,语文学界对它的研究和探讨从未间断过。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行,作为其中的新理念一一对话教学,很快便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大多数的研究者选择以阅读能力、对话教学为研究视角,或是倾向于以教师为切入点,忽视了阅读能力和对话教学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其中的感受。为了发现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寻找对话教学的优化策略,本论文试图采取文献整理与分析、课堂观察与记录、学生访谈与分析等方法,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对话作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阅读教学现状和对话教学的实施问题提出相关的策略,以期为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提供借鉴。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对本论文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首先明确何为阅读,何为对话。在此基础上对对话教学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笔者认为:“对话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作为对话主体,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语言文字等为媒介,以交往为沟通方式,以意义的生成为实践旨趣,强调阅读能力或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其次,阐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章是对相关研究进行的文献综述,主要选取中学语文阅读活动、我国的对话教学这两方面为视角,其中包括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研究、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对话教学理论研究以及我国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研究这四方面完成了相关的研究综述。第三章主要阐述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归因分析。通过对学生访谈内容的编码分析,笔者发现当前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教师完全掌握话语权,学生缺乏表达机会。二是阅读课堂形式单一死板,“对话”过程罕见。三是阅读教学侧重点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四是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引导不到位。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话理论的系统指导且自身对话教学素养不高,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薄弱。第四章是有关对话教学实施的优化策略。主要依据访谈中表现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笔者认为有效实施对话教学,必须从加强对话教学理论建设、提升教师的对话教学素养以及尊重学生的主体这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