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药胚胎发生发育、再生植株的RAPD分析及EMS诱变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edanjiao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药培养对植物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获得单倍体及纯合体植株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本研究以‘大五星’枇杷为试材,优化了枇杷花药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枇杷花药胚胎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了枇杷花药胚胎发育过程中几种主要的代谢物质动态变化;对花药胚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RAPD分析;对花药胚胎进行了EMS离体诱变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大五星’枇杷花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通过胚胎发生途径再生花药植株,本试验中采用的技术体系较为稳定。(2)适当控制接种密度,枇杷花药在培养基:MS+ZT0.05mg/L+NAA 0.02mg/L+IBA 0.02mg/L,附加蔗糖70 g/L和琼脂6.5 g/L上,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为68.14%,其形态多以脆嫩、较致密的浅黄色愈伤组织为主。诱导出的花药愈伤组织接近花药大小时,尽快剥离花药壁后接种到胚胎诱导培养基:MS+ZT0.05mg/L+NAA 0.02mg/L+IBA0.02mg/L,附加蔗糖30 g/L和琼脂6.5 g/L上,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胎的比率为58.33%。(3)枇杷花药胚胎的增殖能力较强,能够满足获得大量次生胚的需要。在固体增殖培养基:MS+ZT0.05mg/L+NAA 0.02mg/L+IBA 0.02mg/L,附加蔗糖30 g/L和琼脂6.5 g/L上能获得5.39的平均增殖率,而在相同配方的液体震荡培养中能获得26.10的平均增殖率。液体培养在枇杷花药胚胎的增殖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在短期内获得数量较多、发育时期相对一致的花药胚胎,且畸形胚的发生率很低。(4)‘大五星’枇杷花药胚胎的萌发率和转化率较低,干燥处理对提高枇杷花药胚胎的萌发和成苗的作用重大。未经干燥处理的花药胚胎难以萌发,干燥处理后的花药萌发率为23.38%,其中正常萌发的胚胎仅为29.23%,正常萌发的胚胎最终能够形成完整植株比率为68.42%。(5)对试管苗的染色体观察发现:部分植株为单倍体,部分植株为二倍体,其中单倍体占了较大比例。单倍体的获得证实了至少部分胚胎来自于花粉,而其中的二倍体则可能是单倍体的自然加倍,也可能是胚胎本身来自于花药壁愈伤组织。(6)解剖镜下观察和石蜡切片观察都显示枇杷花药胚胎的形态发育包括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同时还观察到部分子叶畸形的胚胎。石蜡切片显示:枇杷花药胚胎次生胚的起源有三种情况:直接起源于子叶胚表皮细胞;起源于子叶胚表皮下层细胞;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当次生胚发生以直接途径进行时,次生胚起源于子叶胚表皮细胞和靠近表皮细胞的下层细胞,观察发现:其中多数是起源于靠近表皮细胞的下层细胞。当次生胚以愈伤组织间接途径进行增殖时,子叶胚愈伤组织化形成胚性愈伤组织,次生胚多起源于愈伤组织的内部细胞。胚性细胞均经历同样的从单细胞原胚到多细胞原胚的分化。(7)培养方式对次生胚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固体培养时次生胚的增殖途径包括起源于表皮细胞的直接途径和起源于愈伤组织内部细胞的间接途径。液体震荡培养时,次生胚的增殖途径主要以起源于表皮和靠近表皮细胞的下层细胞的直接途径。固体培养基中的出现畸形胚的比率较高,而液体培养基中几乎没有畸形胚的出现。(8)随着枇杷花药胚发育的进行,胚的体积不断增加,鲜重也随之增大,其中以鱼雷胚到子叶胚增加最多。在枇杷花药胚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干物质含量总体上表现为随着发育的进行逐渐上升。本试验研究发现: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类、核酸三类物质与枇杷花药胚的发育与成熟密切相关。在枇杷花药胚胎发育的转折时期,都有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类和核酸的变化。枇杷花药胚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动态,大致呈“S”形。枇杷花药胚在从胚性愈伤组织到球形胚阶段的早期胚时期一直保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水平。可溶性蛋白质的两次积累高峰分别出现在早期胚时期和子叶胚时期。在枇杷花药胚发育的不同时期及其成熟培养的过程中,碱性蛋白含量总体上表现为高于酸性蛋白质,且碱性蛋白的变化趋势和可溶性总蛋白变化相似。枇杷花药胚发育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的变化动态相似,两次积累高峰分别出现在胚性愈伤组织时期和分化胚时期。在枇杷花药胚发育的过程中,DNA变化动态与总核酸变化动态相似,分别在胚性愈伤组织和分化胚出现两次积累高峰,DNA合成高峰先于RNA合成高峰出现。在胚性愈伤组织和子叶胚中,RNA的含量都很低,而DNA合成十分活跃。(9) RAPD分析显示,在所采用的4个引物中多数植株的谱带高度一致,少数植株的谱带在不同引物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谱带缺失较为明显。通过对枇杷花药胚胎再生植株的RAPD分析初步表明:枇杷花药胚胎再生植株总体上遗传较为稳定,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变异发生,而关于变异的来源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10)浓度为0.1%-0.7%的EMS处理0.5h、1h、2h后均能得到不同比例的存活胚胎,而0.9%相当于或接近EMS对枇杷花药胚胎的致死浓度。0.3%的EMS处理0.5h获得的存活率是所有EMS处理中存活率最高的,仅略低于对照,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EMS处理后的材料产生新胚比率都显著低于对照。其中0.3%和0.5%的EMS处理后的材料都能获得较高的产生新胚的比率。各处理上产生的新胚均能继续增殖,并且增殖能力较对照有所提高。特别是0.7%的EMS处理的材料通过较其它处理更长时间的培养能产生新胚,新胚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其它各处理。(11) EMS诱发了枇杷花药胚胎有丝分裂异常的出现,随着EMS浓度的升高,畸变率逐渐上升。染色体畸变类型中以发生不均等分裂和染色体桥居多,其次为多极分裂和双核。而且一些细胞出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表现为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趋势。由此可见,EMS处理可能对枇杷花药胚胎染色体数目有一定的影响。(12) EMS处理后的次生胚维持与对照相近的萌发能力。多数处理萌发率较对照略高,正常萌发率和对照差异不大,萌发情况和未经处理的枇杷花药胚胎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EMS处理后的枇杷花药次生胚经萌发后,染色体数目变化较大。EMS导致了萌发的胚根中单倍体减少,二倍体增多,还产生了一定比例的3倍体(2n=3x=51)、4倍体(2n=4x=68)及非整倍体(2n+1、2n-1)。出现多倍体和非整倍体比例最高的是0.3%和0.5%的EMS处理2h,为16.67%。综合分析枇杷花药胚胎EMS诱变采用的最佳浓度为0.5%,处理时间为2h。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对凤仙花属Impatiens L.数十种植物进行了种子表皮微形态学、孢粉学、花器官发生和分子系统学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结果:1.通过扫描电镜对凤仙花属15种植物的种子表皮微形
骨骼肌干细胞(又称为肌卫星细胞)位于肌纤维膜与基底膜之间。肌纤维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到骨骼肌干细胞微环境中,进而调节肌卫星细胞的功能。最近的研究发现,骨骼肌来源的外泌体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大白菜叶球的心叶颜色主要包括白色、桔红色和黄色,桔红心和黄心大白菜不仅具有亮丽的外观,而且营养价值也高于普通白心品种。为了摸清大白菜桔红心和黄心性状的遗传规律,开
关注公共关系中的伦理问题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个新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公关伦理的特点.探讨了公关伦理界限的判定标准,并提出促进合乎伦理的公关活动的手段。
分析杉木林下地表可燃物热解和燃烧烟气成分,对预防森林火灾烟气危害、保障扑火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对杉木林下的草本、针叶、枝条、球果4种
超积累植物是植物提取修复的核心,同时也是污染环境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目前已发现的超积累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少,其中尚未有关于花卉植物的系统报道,花卉植物如果能在
乙烯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重要激素,植物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信号转导和生物效应的调控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课题。现在乙烯生物合成的途径已经阐明,而乙烯信号转导的研究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