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内镜技术被广泛用于胆胰疾病的治疗,而EST更是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就短期疗效而言,该技术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显著优于开腹手术。但随着该技术的开展,其远期并发症已引起很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就远期并发症而言EST治疗方法是否优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目前研究仍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比较经内镜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短期治疗效果,并通过随访总结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评价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方法1、总结1987年7月至2007年5月间实施的991例次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验。2、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间496例经内镜或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经内镜或内镜联合腹腔镜(EST或EST+LC)治疗334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C+OCHTD)治疗162例。3、比较二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操作时间、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4、然后进行随访,总结两种治疗方式各种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20年内共行EST治疗胆总管结石991例,结石排出909例(91.73%)。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发生并发症59例(5.95%)。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结石清除率为94.01%(314/334),开腹手术组为95.68%(155/162),无显著差异(P>0.05)。经内镜治疗的手术操作时间(平均39.60min)明显短于开腹手术(平均187.75分钟)(P<0.05)。经内镜治疗组短期并发症明显较少且住院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明显缩短(P<0.05)。所有病例共383例获得随访,其中内镜治疗组251例(75.15%);开腹手术组132例(81.48%)。随访时间12~84个月(平均40.1个月),共出现远期并发症63例(16.45%)。经内镜治疗组38例(15.14%),其中结石复发11例(4.38%);单纯性胆管炎10例(3.98%);乳头狭窄4例(1.59%);慢性复发性胰腺炎3例(1.20%);胆囊炎7例(7/88,7.95%),胆囊结石形成2例(2/88,2.27%),无胆囊癌病例,但1例病例于术后第5年诊断为胆管癌。开腹手术组25例(18.94%),其中结石复发13例(9.85%);单纯性胆管炎4例(3.03%);胆道狭窄7例(5.30%);急性胰腺炎1例(0.76%)。两组相比,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开腹手术组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内镜治疗组(P<0.05),开腹手术组无胆囊炎及胆囊癌发生。结论内镜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其短期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而其远期并发症也并不多见,其中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发生率较开腹手术低。并且内镜治疗方法可反复多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