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后工业化时代转变的关键时期,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和质量是我国应对经济新常态,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经济的关键一步。随着企业为雇佣劳动力支付的成本越来越高,制造业企业加快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机器设备替代劳动力。在制造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企业无法满足的融资需求会对制造业资本替代劳动的转变过程形成阻碍,使企业无法顺利达到最优生产结构。基于以上事实分析,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检验在生产要素成本变动情况下,探讨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对资本和劳动力生产要素投入的转变是否产生阻碍以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企业生产要素替代和融资约束等相关理论的分析,本文建立起融资约束和生产要素成本影响生产要素的数理模型,强调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在生产要素成本变动影响企业生产要素投入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作用。文章选取A股991家上市制造业公司做为样本,选取企业2010-2018年年度公开数据。用不同的融资约束测度方法,综合探究了在生产要素成本变动的背景下,融资约束对企业生产要素投入和替代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要素成本影响生产要素投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经过分析文章发现,随着劳动力成本和资本成本的不断变化,企业会寻找更为廉价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企业的要素投入策略。但当公司面临资金紧缺等情况时,企业融资约束就会对生产要素的投入形成阻碍作用,使其不能达到传统经济学下理性投资的最优范式。此外,企业的资本成本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之一,会传递出企业在公司治理和经营能力等方面的信号,当企业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时,过高的融资成本传递出的信号会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对企业资本投入的产生阻碍作用。劳动力成本也会影响企业内部现金流进而作用于企业的劳动力投入。研究还发现,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除了会制约其在资本或者劳动力方面的投入,还会影响其资本劳动比,当企业难以获取资金时,企业无法及时的调整生产要素配置策略,要素的配置就可能发生扭曲。我国的国营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在生产要素配置决策时相比民营和小规模企业而言在融资约束方面更有优势。综上所述,本文从生产要素成本变动的角度出发,探究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作用机理,并综合探讨了融资约束在企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作用。研究结论较好弥补了以往研究在生产要素成本在影响企业要素投入的单向影响,从融资约束视角为企业生产要素配置扭曲现象提供了新的依据,也为提高企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