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现代文化产生的文化基础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8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来理解和把握文化问题,增强文化自信就显得尤为必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将自己的研究专门聚焦于文化上面,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解文化问题的方式具有其独特性,他们不是简单的就文化讨论文化,而是在更大的视域中把握理解文化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文化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形态的产生一方面受到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等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文化自身发展的影响,这就为人们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文化逻辑的角度审视当前文化发展,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文化基础的转变,使得整体文化发展呈现出一种新趋势,由于它是伴随着后现代理论的兴起而兴起的,因而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后现代文化来命名这种趋势。后现代文化是真实存在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与后现代理论既相关又区别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文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后现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明中的不足而产生的,是对现代性文化的批判和超越,是一系列后现代话语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娱乐化以及碎片化等特征。就文化自身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而言,后现代文化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现代性文化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后,自身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大众文化的产生始终受到精英文化的批判,缺少理论支持的它一直寻求着一种理论支撑;这两者正是后现代文化在历史的洪流中爆发出来并能够产生的文化基础,因此现代性文化的矛盾和大众文化的理论诉求被看作是后现代文化产生的文化基础。后现代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一定的趋势:现代性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对立冲突可以理解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对抗,这种冲突和对抗将长期存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后现代文化借助新的传播媒介在全球范围得以传播发展;后现代文化与大众文化两者之间的契合性,使得后现代文化的和大众文化之间出现了合流的趋势。本文主要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论证了后现代文化的真实存在,而后分析了后现代文化产生的文化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后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其他文献
正定是习近平从政起步的地方,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一系列思想观点是其后来治国理政思想的萌芽。1983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在正定担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期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星火燎原、商品经济快速萌生。当时,正定和全国其它农村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习近平以实事求是的作风、注重调查研究的态度、勇于创新和敢挑重担的精神品质,带领正定人民锐意改革、
学位
文化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对当前中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涉及的问
制度建设,作为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从未停止对党的制度建设的探索。在革命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形成
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得青少年时期的认知和行为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转变,形成青少年个人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的社会化问题,影响着青少年的全面健康
学位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其心理活动的影响和支配的。不同的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同的行为后果,消费者也是如此。在不同消费心理的影响下,消费有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之分。非
介绍黔北电厂30MW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PH值自动调节方案,分析影响吸收塔PH的因素,针对现场情况整定、优化控制方案参数,控制吸收塔PH在合理范围内,防止PH值过低高或
善治理论是为了弥补治理失效提出的,强调政府、社会、公众协同治理,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共管共治,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主体多元化的“善者”治理、是实现公共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