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生必有死,生命必然转化为死亡,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杨雄指出的“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又终。自然之道也。”无论医学发展到何种程度,医疗手段多么先进,也无论人们如何强身健体,加强合理的营养等,也只能是延缓衰老、死亡的到来,而不可能改变死亡的必然趋势。临终关怀不仅符合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是中国现实国情的需要,它在中国的出现是必然的。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在终末期由于生活自理能力日减而需要生理心理关怀也与日俱增,然而普通护理人员特别是专业护理人员却人海难觅,特别是很大一部分家庭也难以承担大笔的医疗费用甚至是基本的护理费用。与此同时,也不可忽视因疑难大病低龄化或各种意外伤害而引发的临终关怀诉求增长。近年来,人们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临终者的意愿,让临终者的内心感到满足,也给予生者多些抚慰和关爱,不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临终关怀在伦理方面研究的既有成果,结合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和丧葬礼仪等,针对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展开积极探索,并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力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为破解我国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提供新思路,也为我国临终关怀的相关研究添砖加瓦。首先,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临终关怀的内涵和伦理意蕴,梳理了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探讨了临终关怀的道德哲学理论,认为我国临终关怀应建立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同情关怀、尊重临终者。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江苏省为例,归纳了总结出老人、年轻人、儿童在临终关怀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以及相关的器官移植和安乐死的道德难题,并总结出“求生避死”的传统生死观限制、代际伦理差异、为建立统一的伦理道德体系是导致临终关怀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再次,通过借鉴英、美、日三个发达国家在临终关怀方面的成功经验,从中得到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启示,我国临终关怀应同时注重优生与优死、维护临终者的尊严、在临终者人生的最后阶段坚持不伤害的原则、保证临终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最后,主张推进生死观教育,建立新的家庭伦理观,满足临终者的伦理诉求,加强人性化的关怀服务体系建设。使每一个人能善始善终,促进社会文明健康有序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流在日常生活、企业运作、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物流企业的繁荣,从而物流业务不断扩张。据相关数据统
《美学译文丛书》的出版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大事,带动了当时的“美学热”与“文化热”。在当代出版史研究上,这套丛书具有重要的出版意义和研究价值。而,目前国内
基于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性及哈尼梯田面临水资源短缺的紧迫性,本文以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的典型水源区--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全福庄河流域上游水源区为研究对
高校生安全防控研究能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和谐的校园环境,更利于校园安全问题的解决,对于建立学校安全长效机制、构建学校安全预警体系等,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和成长具有一定
1980年代,被称作第二个“五四”新文学时期,被认为是出版业的“黄金时代”。它上承“十七年”文学,遥呼“五四”新文学,下启1990年代以后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过渡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前身是1959年9月成立的宁夏地质博物馆筹备处.197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正式成立,馆址位于银川市承天寺院内。2004年新馆建设被列为自治区成立50周
近年来,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已经成为国家节能减排、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分布式发电系统与电网的连接装置,并网逆变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和信息通信技术日益革新,远程高等教育逐渐兴盛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高等教育学生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也让越来
2006年低成本制作的电影《疯狂的石头》闯入了国内电影市场,凭投资数百万元赢得了超过2000万元的产出,在给国内观众带来了久违的娱乐的同时,也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作为闽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戏曲文化,泉州提线木偶戏是唯一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而不间断的傀儡戏种。21世纪伊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历史框架下,泉州提线木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