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评估肺结核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xi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双入口灌注技术在定量评估活动性肺结核血流灌注水平的可行性,比较不同类型肺结核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材料和方法:23例肺结核病例按形态学分3组:结核球8例,空洞型病灶4例,浸润型病灶11例。所有患者均行全肺CT动态容积扫描,利用灌注软件获取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值:肺动脉血流量(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及灌注指数(PI),并对不同类型肺结核病灶的血流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球病灶PF (41.51±10.32) ml·min-1·(100ml)-1;BF (11.87±5.76)ml·min-1·(100ml)-1;PI0.72±0.09。浸润型病灶PF (82.53±51.57) ml·min-1·(100ml)-1;BF (40.20±19.06) ml·min-1·(100ml)-1;PI0.66±0.07。空洞型病灶PF(36.15±12.88) ml·min-1·(100ml)-1; BF (23.69±4.51) ml·min-1·(100ml)-1;PI0.51±0.14。3组病灶的PF值均大于BF值(P<0.05)。浸润病灶与结核球、浸润病灶与空洞型病灶的BF和P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核球与空洞型病灶的BF、P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病灶的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的血供灌注研究表明,结核性病变同时接受肺循环和体循环供血,其中肺循环占优势。3组病灶中浸润型病灶的灌注值(PF和BF)最高,空洞型病灶的PF值最低,结核球病灶的BF值最低。目的:本课题运用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技术,研究不同灌注特点肺结核病灶的化疗效果,及化疗前、后早期灌注参数值的改变,评估各灌注参数值与肺结核化疗疗效的相关性,以探讨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技术预测疗效的价值。方法:2013年4月一2013年10月期间,30例肺结核根据依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制订的标准评定疗效分成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化疗前1周内及化疗后14d行两次CT灌注扫描,比较化疗前、化疗后早期CT灌注参数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30例患者中缓解组20例,非缓解组10例。在30例患者中,化疗前与化疗后早期病灶大小进行比较,均未见明显变化;化疗前及化疗后早期CT各灌注参数在两组中均有变化。缓解组结核的治疗前PF、BF值为57.8±11.42、31.46±5.18,高于未缓解组治疗前PF、BF值29.44±11.19、14.06±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缓解组中结核病灶灌注值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灌注值有所下降,未缓解组中治疗前后结核病灶灌注值升高,BF值治疗前14.06±4.09治疗后升至36.68±4.41,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F值虽轻度升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化疗后早期病变大小较化疗前均无明显变化;CT灌注参数在化疗后早期的变化,对肺结核化疗后早期疗效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肺结核的高血流状态提示病灶对化疗相对敏感,早期缓解率高。肺结核治疗后的灌注值变化与近期疗效有关,BF值升高提示结核病灶进展,预后较差。
其他文献
论朱湘的诗歌世界刘继业朱湘一生是一个深刻的悲剧。作为一个艺术至上、追求完美的诗人,我们有理由揣想,1933年12月5日,他迎着清晨的江风,向滔滔江水奋力的一跃,是着意划出的生命中最后一
智能视频图像处理技术以其便捷高效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高压电力试验中的智能视频监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准确进行绝缘子覆冰程度分析可以为检验电力设备绝缘性能好
<正>日前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大向全世界郑重宣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基本方略。对于银行而言,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要落实为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在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类森林群落中设置样方对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种群进行了取样,对2002年和2007年同一群落中华西箭竹的种群密度、平均高度和平均生物量的差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室内空气的质量、热水供应等更是如此。而中央空调系统便是建筑物中提供高质量空气和能量的主力,广泛使用
78例Ⅳ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分为A和B组各39例。A组应用霉酚酸酯治疗,B组应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比照两组疗效及尿蛋白、尿红细胞缓解率。结果 A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