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肥增效剂对粮田系统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w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冬小麦和夏玉米生产中氮肥施用量偏高,当季氮肥利用率低下,土壤和大气环境受到污染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法,以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氮肥(CK)、农民习惯施氮肥(FN)、推荐施氮肥(RN)、推荐施氮肥配施双氰胺(RN+DCD)、推荐施氮肥配施吡啶(RN+CP)、推荐施控释氮肥(RN+CR)、推荐施氮肥配施纳米碳(RN+NC)7种不同氮肥调控模式,在2个轮作周期完成后继续研究不同氮肥增效剂调控模式下的粮田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律、作物的生物效应和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田间示范评价推荐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合理施用氮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明确了不同氮肥增效剂对三种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的影响。轮作系统,土壤是大气CO2和N2O的排放源,两种气体具有一致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玉米季各处理的排放量普遍高于小麦季,且随施肥、土壤温度和湿度变化而变化。而轮作系统内各处理均为吸收大气CH4的汇,土壤吸收大气CH4小麦季大于玉米季;CH4在玉米季波动较频繁;小麦季前期波动较平缓,返青后随地温回升波动幅度变大。  2.揭示了不同氮肥增效剂调控模式下减排温室气体的效果。轮作系统,各减施氮肥处理均较农民习惯施氮肥处理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RN相比,各添加增效剂处理的N2O排放总量降低8.50%~38.58%;CO2的排放总量减少10.05%~21.59%;CH4吸收增加28.57%~45.45%。持续氮素调控下,玉米季各处理和小麦季的RN+DCD、RN+CP、RN+CR处理的综合增温潜势均为负值,说明DCD、CP、CR可有效降低粮田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轮作系统内各施氮肥处理的综合增温潜势为FN>RN>RN+NC>RN+CR>RN+DCD>RN+CP。  3.合理减施氮肥处理配施不同增效剂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纯收益,降低土壤环境氮素损失,其中RN+CR处理的籽粒增产和减少氮素损失效果最好,RN+DCD次之。轮作系统内,各施氮肥处理的纯收益为:RN+DCD>RN+CP>RN+CR>RN>RN+NC>FN;土壤氮素表观损失为:FN>RN+CP>RN+NC>RN>RN+DCD>RN+CR>CK。  4.田间技术示范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氮肥技术相比,推荐无机配方肥施用技术和推荐无机肥配施双氰胺技术在小麦季分别增产9.98%、32.67%;在玉米季产量分别提高20.25%、47.02%,说明推荐无机肥配施双氰胺技术可显著促进作物增产。  因此,田间小区试验结合技术示范结果,综合考虑轮作系统内的作物生物、经济和环境效应,以RN+DCD处理既能保证作物持续稳产,获得较大经济效益,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又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土壤氮素损失,因此,RN+DCD处理可作为粮田高效和安全生产的氮肥调控推荐模式。
其他文献
闽诱3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秋水仙素处理浙皮1号大麦品种.经过4年5代选育而成的二棱皮大麦品种.该品种籽粒淡黄色.千粒重历年平均39.4克.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为10.7%,16种氨基酸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研究了两种单取代羟基四苯基卟啉——— 5 - (4-羟基苯基 ) - 10 ,15 ,2 0 -三苯基卟啉 (H2 POH)和 5 - (4-羟基苯基 ) - 10 ,15 ,2 0 -三氯苯基卟啉 (H2 (p -Cl) 3 POH)在冰
近几年来,小麦白粉病和吸浆虫发生日趋严重,给小麦生产造成了很大威胁.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把一些农艺性状、抗病性较好的小麦品系,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在河南省南阳点鉴定.两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当今社会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耕地保护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为了缓和人地矛盾,就要对土地进行开发。因此将未利用地开发为耕地是解决人地矛盾的重要
森林凋落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自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参照大兴安岭实际大气氮沉降
春风  春风,  谢谢你的问候。  你来了,  冬便没有留下的理由。  你从山间走过,  冰雪融化成涓涓细流。  你在田头飘荡,  油菜把万千金色的喇叭吹奏。  你向园中走来,  把黑夜染成白昼,  杨柳穿上绿装,  桃的一团火把天红透。  春雷  如千钧重锤,  把天鼓敲响,  似万马奔腾  长啸在旷野之上。  将昏睡的大地叫醒,  让凋谢的花木重获生机。  勃发了万千生灵的力量,  鼓舞着老少
期刊
腐植酸肥作为一种新型有机肥料,其肥料肥效的发挥一方面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另一方面腐植酸直接参与土壤有机碳氮矿化过程而调节土壤养分平衡。合理施用腐植酸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对于提升农田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的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泰安潮褐土的小麦-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CO_2通量连续监测、土壤肥力特征和小麦-玉米生物学特征及产量的研究,旨在阐明腐植酸的活化
当前,麦棉两熟较突出的问题是地力下降。据调查,两熟棉田比一熟棉田土壤有机质平均下降0.02~0.04%,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钾素含量日趋不足。土壤肥力的下降,导致麦棉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