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被引量 : 223次 | 上传用户:Dis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一章导论从“三次浪潮”和“四个研究取径”两方面对西方的“迷文化”研究作了一次系统的梳理与综述,并对我国有关“粉丝(Fans)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起点、研究取径和研究问题,并对研究意义、目的、方法和核心概念等都作了较为细致的阐释。第二章“从着迷到成群:美剧及其网上论坛成就美剧网上迷群”完成了研究问题中有关描述性问题的部分,随着美剧在中国的登陆和发展,“美剧迷”这个名词开始出现;当主流媒体的产品供给达不到“美剧迷”的需求时,“美剧网上社区”应运而生,本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对“美剧网络社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将美剧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过程展现了出来;最后,本章细致描述了网络社区成就“网上迷群”的原因和过程。第三章“迷群实践活动中的自我认同建构”在“自我认同”层面对能动的迷如何通过媒介使用进行身份认同建构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考察结果发现,网上迷群的自我认同建构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呈现文化资本以求他者评价与自我意象的统一;意向和情感的投射;反群体的个性消费行为和方式;自我呈现与延伸的角色扮演。第四章“迷群‘多重边界’的群体认同建构”以“社会认同”理论中“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作为分析工具和理论框架,同时将“集体认同”理论中有关“社会分类”的具体可操作性实践行为“划边界”引入了本部分的研究,本文在经过深入探究后发现:中国美剧网上迷群进行的是“多重边界”的群体认同建构,被这些“边界”所划分出对应的内群体和外群体分别是:“伊甸园美剧论坛”对应“其他美剧论坛”,“美剧迷群”对应“其他剧种迷群”,“美剧网上迷群”作为亚文化群体对应“主流文化”,中国“美剧迷群”作为代表中国文化的群体对应“美国文化”。第五章结论“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对全文做了全面总结和升华,并且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此研究领域内未来可能挖掘和发展的四个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黄柳霜迄今仍然是西方主流电影界最熟悉的"东方"女性之一,在其从影以来的近百年时间里,中西方对她的认知一直都在发生着变化。符号学观点认为,对立文化范畴之间的不对称所带
清代医家郑钦安在其著作《医法圆通》中论述了目病的诊疗经验。目病的疾病名称繁多,辨证治疗难以把握其要旨,本文对郑钦安诊治目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正>甲胺、乙胺、丙胺、丁胺、戊胺、己胺等小分子脂肪胺是氨基酸、蛋白质的降解产物之一,存在于多种生物体、食品及饮料中[1-2],是具有广泛用途的工业原料。小分子脂肪胺有
为研究生物质颗粒与陶瓷球固体热载体之间的传热规律,利用自制散体颗粒换热实验台对陶瓷球热载体与气体之间的对流传热特性以及生物质与陶瓷球颗粒之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
本论文在深入调研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国际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经验和发展状况,对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进行反思,提出了上海科技企业孵化
受地区偏远或安装环境差,IC卡预付费水表抄表成本高、数据交互性差、安全系数低,为了降低水务部门管理陈本,增强付费管理系统兼容扩展性,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无线的STS分离式
总结肠造口患者术前标准化管理实施体会。成立管理小组,行患者造口相关资料分析与文献循证,培训专业护士,制定肠造口术前管理标准。实施前后造口袋渗漏频率及造口皮肤凹陷、
对苯基苯酚(PPP)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染料、农药、防腐剂、涂料、感光材料等领域。 本论文首先以苯酚和环己酮为原料,在浓盐酸介质中,缩合得到中间产物1,1-
杜维运先生是海峡两岸史学界的重要桥梁,其以中西比较史学颇具盛名,然而对杜先生清代史学史的研究却藏于冰山一角。实际上杜先生早年就与清代史学结下不解的姻缘,继而成为其研究
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情势与多元的利益诉求使得刑事诉讼法变革处于异常复杂的场域之中,立法者难免要综合与权衡各方面的因素。这导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内在精神特质与外